ad6
ad3

遍智尊者:菩提心是最圆满的修行

[佛教基础知识] 发表时间:2023-01-31 09:23:48 作者: 阅读次数:
遍智尊者:菩提心是最圆满的修行

菩提心是最圆满的修行――遍智尊者
本文系遍智尊者过世前三个月所作的最后开示,摘录自一九八三年十二月柯磐寺的禅修课程中,有关皈依、五戒及菩提心的开示。
佛法里最圆满、最实在的修行,无疑是修习“菩提心”。而慈爱众生是菩提心的精髓,是菩萨心行,是最快捷的修行之道。任何哲学、科学或心理学的理论都不能不同意,怀着“菩提心”,就没有东西方的冲突。这条修行的道路最轻松、最圆满、最简单,绝不会误导人们走向极端。没有菩提心,什么事情都无法成就,尤其是禅修不但不会得力,而且根本无法证悟。
为什么必须具备菩提心禅修才能有所成就呢?因为我们都有自私的贪著。如果没有菩提心,禅修较好的时候,体验到一点点乐受,就会贪著:“我要更多、更多!”这么一来,好的体验便会消失无踪。执著是禅修时最大的干扰。有了执著,我们便会一味寻求自己的快乐:“我很凄惨,我要快乐,所以我要禅修。”好的禅修以及它所带来的平静、满足和喜乐,是无法依靠这样的心态引发的。
再者,没有菩提心很难积累功德。造下的功德,马上就被破坏掉。早上的功德,到了下午就不见了,就像是清理干净的房间,一小时后,又把它弄脏了。脑筋才弄清楚,马上又糊涂了,这实在不划算。必须有菩提心,才能够成办积累功德的事业。菩提心使你成为这世界上最完美的,有如钻石般珍贵,任何事物都比不上你。
如果一个有钱人说他要行善,捐给全世界每一个人一百块钱,从西方物质文明的观点来说,这非常了不起。不过,即使这个人非常诚心地布施,所得到的功德,与为了利益众生,而实证菩提心、力行六度的愿心相比,却有天壤之别。这就是为什么我常说,实证菩提心是最圆满的修行。
曾经有一位噶当派格西看见有人绕行佛塔,他问:“你在做什么?”那人回答:“绕塔”。格西说:“修习佛法不是更好吗?”第二次格西看到这个人时,他在做礼拜,格西问他在做什么,那人回答:“做十万遍礼拜。”格西又道:“修习佛法不是更好吗?”
这表明形式上的宗教行为,例如绕塔或礼拜,并不一定是修行。我们应该做的事,是转化贪著和自我爱惜的心态。如果不改变我们的内心,其他任何修行都不会有用,都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而已。除非内心已经改变了,否则禅修是不会成功的。只有心态完全改变了,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才能真正地修习佛法。菩提心不是助长我执、贪著、轮回的东西,它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转化,一条最舒适、最实在的修行道路。修习菩提心是指真正转化自己的心念及行为,进而转化整个生命。
大家在人际关系上,原本都是息息相关的。为什么有时我们说“我爱你”,有时说“我恨你”呢?这种起伏不定的心念从何而来?它源于我们自我爱惜的心态,源于我们完全不具备菩提心。我们说:“我恨你”,是因为你伤害了我,因为你没有带给我快乐。“我恨你”,是因为从你身上得不到满足。所有人际关系的问题,都是由于我们的贪著、由于我们没有菩提心而产生的。
可见,光禅修还是不够的。如果那位噶当派格西看到你禅坐,可能也会说:“你在做什么?为什么不去修习佛法呢?”绕塔不是究竟的佛法,禅坐不是究竟的佛法,到底什么才是佛法呢?我们简直想不出还有什么别的事可做。其实,最圆满、最实在的修行,就是修习菩提心。
可以用科学来证明菩提心是最好的修行方法。自我爱惜使我们过得艰辛、悲惨。要对治自我爱惜心,药方就是完全与自我爱惜相反的心态――菩提心。自我爱惜的人只关心自己――一个并不真实存在的我。具有菩提心的人则舍己为人。
菩提心创造了内心的空间。就是最要好的朋友忘了送你生日礼物,你也不会介意:“算了,他今年没有送我礼物,没有关系。”你的人际关系不是建立在礼物上,也不是建立在物质的快乐上,更深厚的关系,来自大家在一起共同工作,共同修习。
如果你想得到真正的快乐,靠虚浮的禅修是不够的。有的人花了很多年的时间独自禅修,结果更糟,回到社会之后无法适应生活,无法再和人交往。因为刻意创造出的平静环境,是人为的假相,是缺乏实在基础的相对现象。有了菩提心,不论在哪里,你决不会无所适从。愈与人群接触,就愈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人们是你快乐的泉源,你为人们而活。即使有一些人仍然想要占你的便宜,可是你知道:“过去我也曾多次占他们的便宜”,也就不会感到困扰。
好好地探索内心深处,你便会明白,不满足感主要是因为自己没有尽全力帮助别人。明白了这点,就会自勉:“我必须改进自己、必须成长,才能圆满地帮助别人。”这么一来,便具有更大的力量去清净持戒、去禅修并做其他善事。“因为我要帮助别人”,所以你会活力充沛。这就是为什么宗喀巴大师说菩提心是证悟的基础。
菩提心的能量犹如炼金术,把你日常身口意的所有行为,乃至你的整个生命,转向积极向上、利益他人,就象把矿石炼成黄金。以不同人来说,有些人不论忍受了多少苦难,脸上总是尽量显得愉快,让别人看到积极的一面。而有些人却永远露出痛苦及愤怒烦的表情。这是由于这两种人的内心世界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后者内心凄惨,就表现在脸上,使碰到他的人都感觉不舒服;而前者即使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却因为体谅别人的感受,而总是露出坦然的神色。
散发痛苦的磁波有什么用呢?只是因为自己觉得痛苦,就要别人也不快乐,那是于事无补的。应该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例如说话心平气和等。有些人在受苦的时候,会把自己孤立起来,但你仍可接受他们痛苦的磁波。连短暂的快乐都不能带给别人,当然谈不上引导他人成佛。只有快乐、和平的磁波才能真正帮助周围的人,这种作法相当实际、有效。有时候我们讲了太多诸如证悟成佛的事。想达到那种境界,要走的路还很长。暂且放下成佛的事,不管我成佛不成佛,实事求是就对了。如果自己帮不了别人,至少作到不要伤害别人。
我想说的是,菩提心就像核能,可以转化你的心念。这绝对不是盲目的宗教信仰,而是科学的真理。现在大家都担心核战争,其实只要人人都有菩提心,大家不就都安全了吗?理当如此!用菩提心可以约束所有想打败或杀害别人的欲望。正如宗喀巴大师说的,一旦有了菩提心,就如磁铁般吸引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像雨一般降到你身上。现在,因为我们有的只是自我爱惜的思想,所以招来的都是苦厄。
正如我们大海般的上师说的,如果你要自私,至少要扩大规模,大的私心总比狭隘的私心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就某方面来看,菩提心好比庞大的私心。因为当你本着慈爱,把自己奉献给别人时,所得到的快乐,远远超过其他的心态。以我们目前惯常的自私心态,所体验到的快乐微不足道,很容易失去。本着“大私心”,你一面帮助别人,同时也在帮助自己。
记不记得阿底峡尊者有150多位上师?他对所有上师都很尊敬,可是当他听到其中一位达玛拉西达的名字,马上就会汗毛竖立肃然起敬。他解释说:“我从很多上师那里接受了许多教导,但达玛拉西达上师传授菩萨戒,并开示菩提心的方便与智慧,以及六度,对我一生帮助最大。”这是很真实的。本尊禅修有时非常困难,但修习菩提心却很简易、奥妙而真实。这就是为什么阿底峡尊者。一听到教导他菩提心的主要上师的名字,就会感动得颤抖。
修习佛法的重点在于制服内心自我爱惜思想的狂象。听闻的佛法,即使仅仅帮助你减轻一点点自我爱惜,就值得了。但是,假如接受的教法对自己的自我爱惜心丝毫都没有影响,那么从大乘佛法的观点来看,即使你能够把整个菩提道次第的道理说得头头是道,也没有多大用处。
还记得寂天菩萨的故事吗?人们惯常称呼他“杜谢损巴”,意思是只会吃饭、睡觉、大小便这三件事的人。这样称呼普通人都非常恶劣,何况是对一位出家人。而这些只是人们所看到他做的事情而已。其实他具有菩提心,无论做什么事,即使是很平常的事,都能为众生带来最大的利益。当他平静地躺着时,他会对众生的安乐满怀关切地去禅思,往往由于悲心而为他们哭泣。
西方人需要这种修行。基本上大家都有惰性。也许这还不是懒惰,只是下了班通常累了,没有多少余力。那么,下班回家后,你不妨舒服地躺下来,修习菩提心,这是最值得做的事了,远比匆匆忙忙丢下咖啡、扑向禅座垫子尝试禅修好得多。因为我们的神经系统需要时间来调节,人们无法前一分钟还在交通中冲刺,后一分钟就安静地坐着禅思。还不如静静地、开心地喝杯咖啡。
还有,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不要因为太累没有禅修而责备自己:“我应该禅修才对,我是坏蛋。”这样会伤害自己。要明智些,带着慈爱、同情心,慈祥地对待自己和自己的心。惟有对自己温柔的人,才会对别人温柔。不要勉强,我没有办法勉强自己,所以常常告诉别人,不要勉强自己。我们打交道的对象是心,不是石头或水泥,心是有生机的。
用菩提心征服反对者,比用武力或刀枪要好得多。受到攻击的时候,正是发挥慈心的机会。西藏的寺院里,常有一些可怕的僧人,对他们可以这么做。不要以为西藏到处充满圣人,我们有一些野蛮得难以置信得出家人,权威得当局,无人能够制服他们!如果想强行控制,他们会变得更有攻击性。但是那些完全奉献给众生得菩萨圣僧,会以慈爱对待他们,使那些野蛮的出家人完全冷静下来。他们觉得,“这个人爱我,很有同情心。他为众生放弃一切,而一无所有。”像这样,那些有攻击性的人不是靠权威,而必须用菩提心才制服得了。类似这样的故事很多,现在不再多谈了。你可能觉得这些故事很可笑,不过这千真万确。你可以用慈爱及菩提心降服内在和外在的敌人,这样做最有意义,而且不会引起任何冲突。菩提心是获得解脱及成佛最圆满的道路。
在上师供养的法本内,班禅喇嘛说,“自我爱惜,是一切苦厄与不满足的起因,而珍爱有情胜于自己,是所有教量与证量的基础。祈加持我,把自我爱惜转变为关爱其他有情。”这不是什么深奥哲理,而是很简单的告白。不需要任何西藏法本说明,从自己的人生经验,就可以印证自我爱惜是所有困惑与挫折的起因。这种现象不仅在藏族文化中找得到,而且在任何一种文明社会的历史上都有。
上师供养还说,我们应该看看佛陀怎么做。他放弃了自我贪执而达到无上正觉。然而,看看我们自己――沉迷在“我,我,我”中,以致除了无止尽的苦厄之外,什么证悟也没有成就。这不是很清楚吗?所以,你应该非常清楚其中的道理了。放下自我爱惜的妄念,就能免除一切苦厄与不满足;关爱所有众生的幸福,愿他们都能达到最高的证悟,你会找到一切快乐与满足。
年轻、聪明的你们,并不满意自己国家所拥有的东西,所以才到遥远的地方来寻找。现在,你们已经找到这最有价值的珍宝――菩提心。这是件不容易的事,容易的事很快就会让你感到无趣。修习菩提心相当艰巨,你绝对不可能因此而感到无趣。最聪明的人才有能力实践菩提心。有些人无法接受菩提心,“忘掉自己,关心一下别人?”他们会质疑:“这不是我们的文化吧!”把自我爱惜转成爱惜他人――这是你需要经历的最艰巨的任务。不过却最值得你付诸实践,会给你带来最大的满足。
禅修诸如无常及死亡的一些课题,一个月之后,你可能会说,我对那个课题感到厌烦了。可是你绝不会对禅修菩提心感到厌烦,它是那么深邃,如同太空一般的深广。大家听过很多本尊修法,可以用来禅修,可以接受许多本尊的灌顶――如观音和其他本尊。这一切本尊的作用是什么?让我告诉你们――是为了获得菩提心。事实上,所有密乘的禅修都是为了培养强烈的菩提心,我们自己化身成具有千手者的用意也在于此。你可以伸出一千双手帮助一千个苦难的众生。如果不喜欢这种化身,可以把禅修联系到自己的文化,化身为其他的圣者菩萨。观音和其他的圣者菩萨是一样的,他们都完全无私,完全献身,服务众生。
记得观音第一次受菩萨戒时发生的事吗?他发愿要引导所有众生成佛,“在带领所有如母有情都成佛之前,我不想成佛。”他年复一年地努力,带领成千上万的众生成佛。但是一经调查,他发现仍然有无数众生未成佛,所以再接再励地又努力了很多很多年,结果发现还是剩下很多众生。这个循环一直重复着,最后他想:“多少劫以来,我一直努力带领众生成佛,却仍然剩下那么多众生,我想我的愿是不可能圆满了。”由于情绪激动,他的头裂成十一片,过后,阿弥陀佛给予他协助,并加持他能够成功。
我相信你们之中有些人,可能会像观音一样。关键在于强烈的发心,即使仅仅一次强烈的发心,也非常有力,也十分难能可贵!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