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父母道:怎样做父母

[佛教因果定律] 发表时间:2023-10-29 04:03:31 作者: 阅读次数:
父母道:怎样做父母

古人云:“五伦之外无大道”,五伦八德是做人的纲领,也是一个人道德的基础。《大学》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行德本是每一个人的本份,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立身行道,进一步才能家和、国治、天下太平,从而实现中华的复兴。现今社会之所以出现一些乱相,就是因为人们忽视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缘故,所以弘扬传统道德教育是当务之急,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所肩负的光荣使命。

有道才有德,无道便无德;有德才有福,无德便无福。

道德是天地的规律,本分是个人的规律,我们违背了规律,人就有灾难了。

父母道(中年道)

1、父母是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即以全家安乐为己任,造福一家。

2、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3、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

4、不安排老人做事,他们喜欢什么就做点什么,但要多关心老人,常劝他们多休息。

5、父母是人伦之始,阴阳之道,阴为母,阳为父。阴阳和,才能万物生长,阴阳不合,精神痛苦,情不投意不合,即生育的子女,性质一定不好,或者儿女缺乏。

6、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7、小孩是否健康与母亲关系很大,有无智慧与父亲关系很大,是否福德庄严就看父母是否经常以快乐的爱心去做事做人。

8、子女不听话,不孝顺,首先要问自己是否也有不孝顺老人,是否有做不对的地方。对上不认可父母(老人)的功德,对下(子女)怎么教育都不到位。

9、孩子不明理等于果子酸了。果子酸了要在树根上下功夫。

10、不要怨恨子女,更不能打骂子女,因为子女的成败也与父母本身的心性德行有关,第二要考虑到自己教育的方法是否有不当之处。

11、教育孩子五步骤(曲):养、育、教、领、导,但不许管。重点要培德,把道德教育好。

12、“管”是父母任着自己的性子,找儿女的错处,拂逆他的性子,所以往往越管越管不好。因为用脾气管儿女,不但管不好,反把儿女的脾气激起来,碰起性来,甚至父子成仇,都是父母不明白道的缘故。

13、孩子不用管,全凭德行感化。明白他的个性,帮忙他砍小枝,留大枝。不娇、不溺、不打、不骂。多鼓励 、常肯定 、少批评、不用物质诱惑。

14、正人先正己,父母要先化除禀性,涵养天性。

懂得先克己,方能教化儿女。不论儿女孝不孝,但问自己慈不慈。

15、小孩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天地的。小孩教不好,小的影响自己家庭,大的影响社会。也有负天地之恩。把孩子教育好,责任重大。

【孟母教子】

孟子,名轲,生于山东邹城。著有《孟子》一书。孟子发扬孔子的思想,有“亚圣”之称。

孟子3岁时丧父,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孟母是一位很贤明的母亲,对小孩子的教养,非常重视。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先住在坟地附近,送葬的队伍经常从家门口经过。耳濡目染之下,孟子就模仿送葬队伍哭啼的样子。孟母对儿子这样的玩耍很生气,认为不利于孟子的学习与读书,便把家迁到了城里。

到了城里,他家靠近闹市,刚好在市集屠宰场附近,杀猪声、叫卖声终日不断,孟子则又玩起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

孟母觉得这样的居住环境也不好,又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跟以前一样,还是看到什么学什么。他又跟着那些每月初一、十五进文庙的官员,学习起行礼跪拜、揖让进退的礼节。孟母看了,心里很高兴,觉得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就不再搬家了。

有一天,孟子因不用功读书而逃学回家。孟母立刻拿起剪刀,把织布机上正在编织的布剪断了,并且对孟子说:“求学的道理,就和我织布的道理一样,要一丝一丝的织上去,才能织成一块有用的布。你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有成就。像你这样不用功,怎么能够成就大业呢?”

孟子听了之后,非常惭愧,从此发奋向学,终于成了一位饱学高德的圣贤。

孟母因为很注重小孩子的幼年教育,所以才会注意到自己的孩子因为不良环境的影响,在行为上有了偏差。为了让幼年的孟子能将心思放在学业上,曾经搬了三次家。

《三字经》云:“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就是著名“孟母三迁”与“孟母教子”的故事的写照。

小孩子性向不定,唯有靠着父母或是师长多费苦心,作适度的引导,以免交到不好的朋友而走入歧途。

【三后圣德】

在周朝的时候,出现了三位非常伟大的母亲:太姜、太妊和太姒。

太姜是周太王的后妃,周文王的祖母,淑贤德惠,有过人的才德,为人民所敬仰。太王有政事必要与她相商。

周文王之母太任,端庄淑丽,并有贤德。太任扶助周文王之父王季,施行仁道,广布善教,不遗余力。太任怀孕时,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以胎教感化子女。文王出生,太任又善教之,教一而识百,文王后来终成为圣主明君。

文王之妻太姒,为禹王之后裔,仁明有德,旦夕勤劳,文王治外,太姒治内,以德行来感化天下,臣民悦服。周室天下,传世三十七代,历八百七十三年之久,是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朝代。

【岳母贤教】

岳飞,南宋汤阴人,少时就有气节,好学不倦,并且喜欢练习武艺。他的母姚氏,看到岳飞年轻气盛,好与他人争斗,就当面痛责岳飞,教育他应当立志求学,将来为国家效劳,并在他背上针刺“尽忠报国”四大字,嘱咐他时刻铭记。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母积极鼓励岳飞,报效国家。岳飞二十岁从军,军纪严明,屡败金兵。勇猛善战,屡建奇功,所率领兵卒,称为岳家军。有一次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时,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是 “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

后来岳飞终成为民族英雄,名流千古,这都是来自岳母之贤教也。

王善人讲道:

○王善人说:伦常中人,互爱互敬,各尽其道,全是属于自动的,简单地说:道是尽的,不是要的。父母尽慈,子女尽孝,兄弟姊妹尽悌,全是属于自动的,才叫尽道。若是互相要道,那就错啦!自动尽道才是善,若是互相要道就变成恶啦!现今家庭所以不和,就因为要道的人多,尽道的人少,好象讨债的人多,还债的人少一样,哪能不争吵?

○做事不可亏人,亏人就是亏天;做事不可欺人,欺人就是欺天;做事不可疑人,疑人就是疑天。你不信天,天就不保佑你。

○人和天是通着的,合乎人道就合天道。顺天天就应,逆天就降灾。若以为天道不可靠,是不知天。

○道不远人,我天天讲道也就是天天讲人,若不讲人,哪里有道?学道不专,听的次数多了反而觉得没意思,没把做人当做一回事,不找自己的不是,专看别人的不对,把自己忘了!从小当孙子、当儿子,自己有了儿子当爹,有了孙子当爷爷,一辈子连一个人也没会当,连一条路也没会行,闹个空来白走!人是由这里丢的,世界也是从这里坏的。

○道是行的,德是做的,不行没有道,不做没有德。上天按天理命名,人要照本分行事,就合天道,本着天道所做的就是天德,也就能不思而得。现在的人只知求财,不知做德,那是舍本求末,等于开个谎花,没扎下根,哪能结果呢?德是根、财是果。所以要想发财,先要做德,那德就是摇钱树的种子。所以说:“大德者必得其禄”。

王善人简介:

王善人名树桐,字凤仪,生于一八六四年,辽宁省朝阳县人,幼时家贫失学,以牧牛做啊、工为生,天性淳厚,颇知孝悌。三十五岁,闻大善士杨柏宣讲善书,(当时一些有德行的知识分子用“说书”的形式给老百姓讲解做善事的道理,使未进过学堂的人也能了解善法,以淳民风。)因悟“贤人争罪,愚人争理”(贤人自我反省,争认不是;愚人不反省,总认为自己有理没有过错),遂痛悔己过,身患十二年的疮痨,一夜之间,霍然痊愈。同年五月,感世人,男不忠孝,女不贤淑,世风难挽,乃萌厌世之念,绝食五日,突生灵感,认为徒死无益,应先尽孝,然后立志劝世化人。同年十月杨善士,误陷朝阳府狱,善人效法“羊角哀舍命全交”故事,誓死前往营救。途中夜间忽现光明,宛如白昼,豁然彻悟,明心见性。三十八岁十月,父死守墓三年,洞悉性理疗病法,讲病化人,颇著成效,创造了古今罕有之奇迹。之后,全力倡办男女义学,终其一生共创办六百多所男女义学,遍及三分之一个中国。当时均以“王善人”称之。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