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灵石传讯息

[佛教因果定律] 发表时间:2023-11-02 04:06:39 作者: 阅读次数:
灵石传讯息

灵石传讯息的缘起

六月十九日,山东省庆云县海岛金山寺举行三时系念大法会。下午一点半左右,孙主任给了爷爷、爸爸和我三个胸牌。因这次大法会从四面八方来的四众弟子很多,念佛堂无法同时容纳下,参加一时系念,进入第一法堂很不容易。谁都想在第一时进入念佛堂,参加这最具庄严殊胜的大法会。因此,我就把这千载难逢的法会入场的胸牌给了妈妈。因为我想没有爸爸妈妈就没有我的一切。



第一时圆满结束后,第二时按时举行。我在第二时进入会场,法会举行得非常殊胜,大家在法性法师的引导下,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时,好多人都感动的哭泣起来。请求大悲大愿的阿弥陀佛来接引这些往生堂上受难的众生。我知道通过这次法会往生堂上好多众生因此而得到了大利益。

因为从各地来的四众弟子太多了,所以第三时我没有进入主会场,而是在大雄宝殿东侧我们开来的车子里打坐,安静的等待。不知过了多久,忽然从大雄宝殿的西南方传来了「咕噜咕噜……」就像地下泉水向上涌沸的声音。声音由远而近,越来越清晰。咕噜声过后,就听到有东西在说话。声音很隆重,但讲的不是汉语,而是一种特殊的音调。就在定中凭借记忆记下了他所讲的话。记下后轻松出了定,这时三时系念也正好圆满结束。我原计划当晚挂单在寺中。因这件事情的发生,没有搞清楚是怎么一回事,11点多钟我们开车回到了家中。在家中闭关三日,在第三日的下午1点左右,忽然明白,此话是庆云海岛金山寺的石头在讲话。我马上打电话给齐居士汇报此事。当时齐居士听后非常兴奋,问我是哪个方向的石头在说话。我告诉她方位后,齐居士说这两块石头是康熙年间的。并安排我将它们的说话翻译成文字。

南无阿弥陀佛
唐 琴
二00六年八月十三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灵石所传的讯息《普劝众生念佛求生净土》

地狱是充满仇恨与愤怒的苦恼世界。

饿鬼是为欲望而疯狂的痛苦世界。

畜生是忘恩负义、寡廉鲜耻者的世界。

消除这三个恶世界,建立清净无垢的世界,是阿弥陀佛当初的本愿。

在西方净土那里,每个人都散发着黄金般美丽的光辉。没有美与丑的差别,也没有高低贵贱贫富之分。

阿弥陀佛他是无限生命与光明的结合体。在那里他是随时随地,直至现在,都在不停地为众生说法。

阿弥陀佛如来的净土,位于从这里向西,越过十万亿国土的地方。那里没有海、山谷沟壑。在那里,众生和诸佛菩萨不是生活在有形的物质世界里,而是居住在由阿弥陀如来的慈悲心愿显现的世界里。那个地方的净土,完全是由阿弥陀佛的神秘力量所显现的。那个国度是由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所构成,广阔而无边际。这些宝物互相照耀生辉,其美丽的程度是娑婆世间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在那里没有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诸苦,也没有春、夏、秋、冬之差别,温度保持着不冷也不热,是非常调和的怡人世界。显现在那里的阿弥陀如来,充满着无限的光明与力量,尊贵而高雅,比其它诸佛的光明更加明亮。众生遇见这种光明,贪欲、愤怒与因欲望而产生的痛苦,马上消失。继而代替的,是祥和与快乐的善心油然而生。阿弥陀佛的光明,柔和地向十方世界扩散,没有一个角落是照不到的。如果听到阿弥陀佛的心愿,就可达成愿望往生净土,得到诸佛称赞功德。阿弥陀佛的寿命,就像他的光明一样无限,是数也数不清的。因人类众生的迷惑永远不止,为了拯救众生的悲愿,所以阿弥陀佛才会永远地活下去。

阿弥陀佛净土上有许多繁茂的树木,其中阿弥陀佛悟道的菩提树最大。那里所有的树木装饰有许多宝物,当微风吹来,这些树就会发出无量的回响,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不断地向十方说法。听到它的声音的众生,可以达到深奥的悟道边境,自然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那个地方也有很多水池。水池清净芬芳,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微风吹过曼陀罗花就飘下来,色彩缤纷的花瓣铺满大地。当花瓣枯萎时,地面就打开,自然消失,一片花瓣也不留下。池中开满宝物做成的莲花,发出灿烂的光彩,比太阳、月亮的光辉还要明亮。住在这个国度的圣者,不久就变得美丽庄严,充满智慧。有的人都发出无限的光明,说法引导众生走向净土。

在西方极乐世界有两位菩萨,所发出的光明可照耀三千大千世界。一位是观世音,他是慈悲菩萨;一位是大势至,他是智慧菩萨。他们两位原来是修菩萨行,到寿命结束后转生到西方净土的。阿弥陀如来经常聚集众菩萨和弟子们解说佛法。人们听到后十分欢喜,得到阿弥陀佛的神秘力量,非常快乐的向十方世界为一切众生解说佛法,广度众生倒驾慈航而去。这就构成了娑婆世界所讲的「佛菩萨的转世」(再来人)。

阿弥陀佛的净土是这样的光明与洁净,人们为什么不想去追求?往生净土是这么容易,可是真去的众生为什么还这么少呢?只要相信阿弥陀如来的威神之力,真正发愿求生净土,一句佛号念到底,阿弥陀如来就毫无差异的将所有众生接引到他的净土。人们为什么只知道追求世俗的欲望,不肯放弃欲望而追求佛道呢?每个人都为了名利而工作,可到头来只能糊口过活。有钱的人,为更有钱而丧失心智,整天害怕丢失手上的钱。没钱的人因没钱而痛苦,整天急着想赚钱,最后为了钱铤而走险;甚至不惜恐吓、杀人而抢夺自己想要的东西。有的人心中充满了爱欲,执着地想达成欲念,甚至引起夫妇的争端。更甚者,家族间因此而引起悲伤与愤恨。有的人因嫉妒而诽谤别人,甚至说谎、欺骗去伤害别人而引发纠纷,自己却躲在背后高兴。有的人对父母不孝,受到父母的责备,还改变脸色顶嘴。那个样子就像遇到仇人一样,使他们的父母背后抹泪怨叹,当初为何会生下这样的孩子。

即使是相互怨恨的人,死别的日子终会到来。即使是相爱的人,也必须因此而分开。在悲伤怨叹中留下来的人,也会不断的相继死去。一切都是这样的短暂、虚无的消失,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不变的。这就是无常的道理。

我在这里解说这些道理,引导众生追求不变的生命。但相信的人还是寥寥无几。人们只会追求眼前的快乐,不明道理,疯狂的愤怒,整日沉迷于贪欲、支配欲之中,像野狼一样走向歪路,沉入恶道之中。因此才会徘徊在无限痛苦与烦恼世界。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所有众生啊!从现在开始,你们就应该厌恶生老病死之苦。要知道人世间是充满了丑陋与污秽。要知道自己是肤浅的。都要向无所不在的阿弥陀佛求教,要诚心的向他学习。我对你们的怜悯,比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更加殷切,希望你们都能了解我的一番话,将来都能往生到清净祥和的西方净土。

如果人们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今发愿、当发愿。心生欢喜,一心无疑,执持名号,那个人就可得到无可比拟的利益(诸佛称赞、诸神护佑),那也算是一个大功德。

1. 阿弥陀佛的净土为何称西方极乐世界?

答:「西方」是太阳沉没、月亮沉没,一切万物回归的地方,表示我们最后回归的地方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是说明往生到那里的众生没有任何痛苦,只有种种快乐,并且生到那里的所有众生,寿命都像阿弥陀佛一样,得无量无边阿僧祗劫,所以称为「极乐世界」。

2. 西方距这里向西过十万亿国土?

答:「十万亿」是表「无限量」的意思,不是实际的距离,我们可以看作是一个到达真实世界的表现,真实的表现就是净土,娑婆世界的一切都是虚无飘渺的,如梦幻泡影。

3. 阿弥陀佛今现在正在说法?

答:「今现在」不光指阿弥陀在世的时期,也指现在和将来,阿弥陀佛为了引导众生走向净土,不停的向众生说法,那是永远的「今现在」。

4. 西方极乐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答:「西方极乐世界」也被称为净土,净土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宝树。而这些都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合成,遍布整个国度,互相映辉。极乐净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周阶道有金、银、琉璃、玻璃合成。登上它就可以看到庄严的楼阁,楼阁也是由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等美丽的宝物装饰。池中有莲花绽开,莲花大如车轮,蓝花、黄花、红花、白花每朵花都放出灿烂的光芒,散发出清高幽雅的芬芳。阿弥陀如来的净土,不像娑婆世界光彩是由阳光照射而产生,而是自放的各种光彩。在净土里,幽雅的音乐缭绕不断。在黄金铺成的大地上,每天两次曼陀罗花飘落如下雨般。那个国度的居民在清凉的早晨,每个人在衣里盛放着美丽的宝花,去供养他方十万亿佛。献花后回到净土,饭食经行,心旷神怡,非常自在。在那个国度,还有许多奇妙花斑灿烂的珍稀鸟儿,非常的美丽。有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昼夜六时,发出高雅宜人的声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听到这种音声的众生,皆能发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有一事必须明了,是诸众鸟,不是因为前世犯了错误而转生到西方净土的。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根本没有因罪而显现的地狱、饿鬼、蜎飞蠕动之类。净土里没有恶道之名,自然也就没有它们的存在。在极乐国土飞翔的这些鸟儿,不是罪报所生,而是阿弥陀佛为了弘法,以慈悲心法音宣流变化所生。这些众鸟能够飞翔,是因为让它们向十方众生传扬佛法,从而使众生自然发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以助众生得永不退转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的年岁已大,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希望众生不要随意的践踏我,往我身上吐口水。万物都有灵性,希望爱护一切众生。阿弥陀佛。

二00六年七月十四日于山东庆云海岛金山寺闻石宣法
唐琴敬译录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