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源流宗派 佛入灭后根分十脉

[佛教因果定律] 发表时间:2023-11-05 04:05:26 作者: 阅读次数:
源流宗派 佛入灭后根分十脉
  此文为陈祥耀先生根据弘一大师1938年春(戊寅年春)在泉州梅石书院的演讲整理而成。起初,陈先生在演讲现场做成记录,后此记录稿几度散失,终于陈先生晚年整理完成。弘一大师在演讲中简明扼要地把佛教自产生以来发展出的源流宗派的历史渊源、现状梳理了一遍,同时又表达了对后学的殷切希望,鼓励后学勇猛精进,将法脉更好地继承下去。本篇是作者用白话文写成,故没有进行翻译。
  今天贵校要我来向各位谈些佛教问题,我要讲的题目是《佛教的源流及宗派》。这题目牵涉范围很广,限于时间,我只能讲些简要通俗的内容,以供各位参考而已。
  佛教是释迦牟尼创立的。他生于印度的迦毗罗卫国,是个太子。父亲是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佛诞生七日摩耶夫人即逝世,由姨母抚养长大。他名叫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人们尊称他为“释迦族的圣贤”的意思。他为“度世”而降生娑婆世界(即忍苦辱的世界),慈悲敏感之心异乎常人。少时身享富贵,而出游宫外,看到世人生老病死的种种痛苦,甚感恻然,即有出家修道之心。净饭王害怕他出家,曾加劝阻和防范,但他终于离家出走去修道。中外典籍,对佛诞生的时间,有的说是周昭王时,有的说是春秋时;他出家的年龄,有的说是十九岁,有的说是二十九岁。他出家后,向一些修苦行的道人(当时也称为“沙门”)学道,学了六年或十年左右的时间,觉得没有很大的心得;后来到摩揭陀国菩提伽耶这地方的菩提树下静坐思念,才悟得正法,修成佛道。从此到处宣讲佛法,前后经过四五十年,门徒由少而多,创立了印度的佛教。在印度,他宣教的地域很广,而以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桥萨罗国首都舍卫城的时间最长。王舍城传法地点是着名的竹林精舍,舍卫城传法地点是着名的只园精舍(亦称给孤独园)。他的传法,以破除世间迷妄、修持身心清净、普度众生、共求正觉为主,是无上妙音,深得徒众信服,听讲人数很多。他于八十岁时,在拘尸那揭罗国都城的娑婆树下安详涅盘,这一点载籍的说法是一致的。
  佛说法时是口讲,首先用文字详记成书的,是大弟子阿难。佛涅盘后,弟子对佛说经书,经过四次大规模的讨论和整理,参加人数和结集经书都很多。后来把佛说经书和佛教典籍,编为经、律、论三类,成为“三藏”。佛涅盘前后,佛法已传入印度临近国家;在东汉前时又传入我国。从印度、西域来我国传教的高僧大德很多,加上我国高僧的共同努力,佛教经籍在我国译述最多,保存最富,据《开元释教录》所载,那时我国所译述的“三藏”经籍,已有一千多部,五千多卷。
  据我国“天台宗”的说法,佛在世说法可分为五个时期:第一时期,向大根器人说《华严经》等大乘教理,这种教理比较高深,有的徒众不能领会;第二个时期,向根器较小的人说《阿含经》等教理,这是小乘的,比较容易领会、修持;第三个时期,说“方等”教理,“方等”是包含广的意思。佛恐徒众拘泥小乘教理,受到局限,故又广说世间与出世间法,引导大众再接受大乘教理,经书有《维摩诘经》《楞严经》等;第四个时期,继续说《般若》诸经的大乘教理;第五个时期,说《涅盘经》《法华经》等,把从小乘到大乘的教理,重加融通阐释。这样划分称为“判五时教”。“华严宗”的“判教”内容,与此又有不同,这里不再详说。
  佛涅盘后数百年间,印度佛教也有“上座”“大众”诸部的分别。佛教从东汉传入我国,经过魏晋南北朝而隋唐,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唐代,已先后形成十个主要的宗派:
  一、律宗。佛家“三学”为戒、定、慧,戒律以检束身、口、意“三业”为主,有大乘律与小乘律之分。唐代居住终南山的道宣律师所创立的律宗,称为“南山宗”。南山宗所立,是依《涅盘经》《法华经》等经义而释通小乘律,建立圆宗戒体的。它虽属小乘,而实通大乘。律是出家人所应学的;对于在家人,也说有“五戒”“八戒”等修持法。这一宗盛于唐,北宋时还有些人学习,南宋以后就失传。现在又有许多人在学习,将来能再兴盛也未可知。
  二、俱舍宗。它是依《俱舍论》而建立的、分析各种名相,非常精细,可以说是小乘的“相宗”。它虽属小乘,但研究大乘相宗,要以它为入手;就是要学他宗,也宜以它为根底。切不可因其属小乘而轻视。这宗兴起于南朝陈时,盛行于唐,以后渐衰。
  三、成实宗。它是依《成实论》而建立的,也属小乘。它开始于姚秦时,至唐渐衰。所说“我空”、“法空”的道理。虽然是小乘的,但与大乘“空宗”是有相通的。
  四、三论宗。是依《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而建立的,同时依据《大般若经》。自此以下七宗,不限于修持自度,志在度世,超世间而又适应世间,所以都属于大乘宗派。这一宗由姚秦时的鸠摩罗什提倡,是讲般若真空的道理,以破小乘和外道,亦名“空宗”和“性宗”。唐时经吉藏法师阐扬,学者亦重,以后渐衰。
  五、慈恩宗。亦名“唯识宗”或“法相宗”。依《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由唐代玄奘法师编译《成唯识论》、他的弟子窥基(常住长安大慈恩寺,称慈恩大师)着《成唯识论述记》而建立起来的。它讲大乘“万法唯识”之理,最为精密。唐时甚盛,以后即衰,并且有的唐人撰述失传。到最近三十年来,失传古籍,从海外请来,学者又多,重呈兴盛状况。

关于这一宗,我认为是很重要的,无论学哪一宗,都要以它为根底。切勿因怕分析名相繁难而不去学习它。
  六、天台宗。这一宗是陈隋间居天台的智者(智)大师所建立的。它依《法华经》而立,又称“法华宗”。讲“一心三观(空假中)”“三谛(真俗中)圆融”等道理。此宗再经唐代湛然法师的弘扬,一直盛行不衰,到现在还有许多人在学习。
  七、贤首宗。依《华严经》立,也称“华严宗”。它是唐代贤首大师(法藏)、清凉大师(澄观)等所弘扬、建立的。说“四法界”“十玄门”等教理,广大圆融,称为“圆教”。这一宗在唐时甚盛,以后就衰。现在研究这一宗的人也少,很可惜。希望以后能多多地有人学习。
  八、禅宗。梁武帝时由达摩法师从印度传入。到唐五祖弘忍以后,分为南(慧能所传)、北(神秀所传)两宗:南宗独盛,以下再分许多小宗。此宗主修禅悟,不立文字,不拘常途(正统)教义,合于利根上智人去学习,中下根的人常学不好,称为“教外别传”。唐宋时很盛,现在有点衰败的样子。
  九、密宗。这一宗所依的《大日经》《金刚顶经》等,到唐朝才传入,所以也建立于唐朝,唐末即衰。唐时由日本僧人海空等人传入日本,依“秘密真言”立教,称“真言宗”,世号“东密”。以后印度密教和我国密宗,传入西藏,又发展称为“藏密”。我国内地密宗衰微时,“东密”“藏密”转盛。
  十、净土宗。依《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建立。东晋慧远法师为初祖,唐代善导法师为创立人。慧远法师在庐山东林寺建“莲社”,此宗又称为“莲宗”。它劝导众生信奉念佛法门,发愿往生西方净土,修持的方法简易。可以说是三根普被,无论利根上智或下根,都可以学习而得到利益的。在这末法时代,可以说是最合一般众生根器的法门,所以自晋唐到今,久盛不衰。
  以上各宗,虽阐发的内容与程度的深浅有种种不同,但都与佛法相契合,应当流传。后人可以就性之所近,选择学习,都有利益。这譬如药店里所卖的药,种类不同,都可治病一样。人们可以因病选药而服,但服此药,不可嫌弃他药,因为他病和他人可以服用。所以学习某宗的人,不能轻视他宗,更不能毁谤他宗。学习一宗,便毁谤他宗,不希望其流传,这是很错误的偏见,应该防止。
  今天我就讲到这里,看到贵校规模很大,诸位听讲很专心,非常欢喜!但讲得简略、粗浅,又很惭愧!如有错误,请各位指正、原谅。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