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演正老师:化解慈善公益窘境,实实在在为民

[佛学基本知识] 发表时间:2023-10-29 04:06:15 作者: 阅读次数:

  公益窘境亟待破题  据我10多年来从事慈济公益活动的观察,国内的公益慈善捐赠存在着“不问所需,我有啥我捐啥”的现象。

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很多迫切需要得到援助的贫困地区的人们,往往一下子收到很多本根本用不完的字典,收到很多不合身的衣服、不合脚的鞋子……通过“报告”,我们也了解到这样一种无奈的现实:广西某县受访的两所村小的小学生们获得的少量鞋类捐赠,捐赠者直接将鞋子寄到学校,由学校安排发放。该村小的校长谈到此事时说,“去年(2012年)收到过一批鞋子,我们看情况就发下去了,有的孩子给了2-3双,有的一双都没有,因为没有适合他的尺码的鞋子,甚至“(以前)曾经有小学生领到的鞋子是40多码的,根本没法穿”。
  长期以来,全社会整体的捐赠量十分可观。但很多慈善捐助往往停留在“一次性、运动式”的模式上,灾情来了,你捐、我捐、企业捐、个人捐……不可否认,这些集中捐赠解决了困难群体的燃眉之急,但更广大的因病返贫、因灾返贫的贫困人口在那之后的长期生活里却得不到足够的帮助、有针对性的帮助。另外比起定向、定点、定人的专项捐助,这种“项目筹措”式的捐助,一方面体现了我国民众的公益心,但另一方面,随着新闻话题不再具有热度,民众的关注也就很快减弱甚至消失。全社会“一次性”地把热情投入进去,进行了一次性的捐助后,对接下来进一步的救助需求,往往就没有下文。再加上国内很多公益组织在运作方面欠缺科学的经验,捐赠物资分配不均、不科学的现象也偶有发生。  而由于贫困人口聚居的地理位置通常较偏远,加之交通不便、信息传递不便等诸多客观因素,爱心企业或爱心人士个人往往既没有精力、物力和人力去做针对性的先期调查,也就无法确知待捐助的人群的具体需求,进而整个社会也就无法做到“缺啥捐啥,按需而捐”。  种种窘境,敦促公益领域——甚至催促全社会共同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怎样的模式,既能解决需要帮助的群体的具体需求,又能让全社会的公益资源、慈善物资得到最高效、最大化的利用?  先期调研或是良策  根据《贫困地区小学生缺鞋状况调查报告》【暂名】的实地调查,贫困地区仍有大量的儿童缺鞋穿,“两年只有一双鞋、与兄弟姐妹合穿一双鞋、鞋穿得实在无法穿了才能有新鞋”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果我们要给孩子们捐鞋,应该怎么捐?这里面可能就涉及诸多琐细、但必须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比如每个孩子鞋子的尺码是多少;长年在山里行走,他们平均多久就需要换一双鞋;正在成长期的他们,多久需要换一双更大的、具体多大尺码的鞋……  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有针对性的按需而捐就是一句空谈。而想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在启动捐助之前“先问所需”——做针对性的需求调研、调查工作。  前端的问题解决了,后续的捐赠才能、就能顺理成章,同时也容易形成全社会的持续性捐助。  公益慈善更需精细与专业  既然仍有为数众多的贫困地区的孩子的日常生活得不到保障,那么是全社会做得不够多?还是做得不到位?  答案或许正是,公益慈善需要做得更精细、更专业、更具针对性。  据《2012慈善蓝皮书》显示,中国捐赠总量虽已达亿万级,但在多个领域的捐赠结构中仍存在失衡问题,许多需要得到社会资源的领域获捐数量严重不足。比如我国全国服装鞋帽捐赠就缺乏统计数据。据《2011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款物捐赠总额达845亿元,其中物资捐赠总价值159亿元,物资捐赠主要领域为教育和扶贫,而围绕鞋、帽、衣、袜的捐赠则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  本次“报告”还对我们起到了另一个提示作用:在我们的捐款额不断攀高的今天,仍有很多生活在贫困线下的儿童亟待得到帮助。这些艰难生存在社会关注之外的儿童,由于长期没有得到关注,于是便被社会“集体无意识”地忽略。这说明如果慈善行为没有最终落实,再多的钱物也起不到大的效用。  公益慈善应该是一种长期的、持续的爱心付出,相比“一掷千金”,慈善捐助需要的是可持续的“精细化、专业化、针对化”创新流程。在捐助之前,是否能够出现更多的“先期调研报告”,不再是“一次性的、不问所需”式的捐助,而是“先问所需”,做好先期调研、调查,进而后续确保受助人得到真正所需的关爱。这样的公益,才是物尽其用的公益.这样的慈善,才是人人参与的慈善。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