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释迦谱》和《释迦氏谱》合论

[经典讲解] 发表时间:2019-06-13 18:17:03 作者: 阅读次数:

  《释迦谱》和《释迦氏谱》是我国佛教学者编撰的两部重要的释迦牟尼传记,代代流传,影响极大。

  《释迦谱》梁建初寺沙门僧祐撰。载于丽藏“彩”函、宋藏“彩、仙”函、元藏“彩、仙”函、明藏“书”函、清藏“壁”函、频伽藏“致”帙,收入《大正藏》第五十卷。其中丽、频伽、大正藏作“五卷”,宋、元、明、清藏作“十卷”。

  五卷本最初见录于僧祐自著的《出三藏记集》卷十二,但隋代的法经录、长房录、彦琮录和唐代的道宣录、静泰录等均误录为“四卷”,到唐智升的《开元录》才重新改为“五卷”;十卷本产生于唐初,道宣在《内典录》卷四说:“更有十卷本,余亲读之。”是为它的最初著录。以后这两种广略稍异的本子便一并流传。

  《释迦谱》未署撰时。《开元录》卷六断为“于齐代撰”。但考之梁代佛教史籍,此事不然。梁慧皎《高僧传》卷十一说:“初,祐集经藏既成,使人抄撰要事,为《三藏记》、《法苑记》、《世界记》、《释迦谱》及《弘明集》等。”这表明僧祐的这些著作都是在定林、建初两寺造立经藏以后撰写的。而定林寺的经藏,是由梁临川王萧宏出资的(见《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法苑杂缘原始集目录》),故僧祐的《释迦谱》和其他著作无疑也撰于梁代。又梁宝唱等于天监十五年(516)撰《经律异相》五十卷,其书卷四《应始终佛部·现生王宫》中有云:“出《释迦谱》第一卷”。据此可以进而推定,《释迦谱》成于《经律异相》之前,撰时约在天监六年(507)至天监十四年(515)之间。大致上与《弘明集》同时,或稍前。

  《释迦谱》书首有僧祐《序》,说:

  “(释迦垂迹)爰自降胎至于分塔,玮化千条,灵端万变,并义炳经典,事盈记传。而群言参差,首尾散出,事绪舛驳,同异莫齐。散出首尾,宜有贯一之区;莫齐同异,必资会通之契。故知博讯难该,而总集易览也。祐以不敏,业谢多闻,时因疾隙,颇存寻玩,遂以披经案记,原始要终,敬述《释迦谱记》,列为五卷。……今抄集众经,述而不作,庶脱寻访,力半功倍。”(《大正藏》第五十卷,第1页上)

  《释迦谱》用摘录数十种大小乘佛典的原文,间附僧祐案语的方式编就。全书分为三十四篇,前九篇称为“谱”,后二十五篇称为“记”。五卷本的分法是:

  卷一,九篇:

  一、释迦始祖劫初刹利相承姓缘谱。说“劫初,天地欲成,大水弥满,风吹结构,以成世界。”(第1页中)诸天中有“光音天”福行命尽,化生为人。因众生纷争,而议立一主以事裁决,于是有“民主”之名。“民主”,又称“大人”、“王”、“地主”、“刹利”,凡有三十三代,最后一代名“善思”。自善思王以下又有十族转轮圣王。释迦牟尼的祖先是十族中的懿摩王。依懿摩—乌婆罗—泪婆罗—尼求罗—师子颊—净饭王—释迦牟尼—罗睺罗的世系相传。

  二、释迦贤劫初姓瞿昙缘谱。说“昔阿僧祗劫时,有菩萨为国王,其父母早丧,让国与弟,舍行求道。”(第3页上)因从婆罗门学道,故改受师姓“瞿昙”。“净饭(王)远祖乃瞿昙之后身,以其前世居甘蔗园,故称甘蔗之苗裔也。”(同上)

  三、释迦六世祖始姓释迦氏缘谱。说懿摩王的四个儿子被王摈黜出国,徒居雪山北的直树林中,后来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强国,懿摩王因他们“能自存立”,称他们为“释子”、“释种”(“释”即“释迦”,“能”的意思)。或传“此国有释迦树,甚茂盛”,故用以命氏。

  四、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说释迦牟尼降生、成长、出家、成佛的始末经过。

  五、释迦在七佛末种姓众数同异谱。依小乘经说,过去九十一劫时,有毗婆尸佛;过去三十一劫时,有尸弃佛、毗舍婆佛;此贤劫中,有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合称“七佛”。

  六、释迦同三千佛缘谱。依大乘经说,过去世庄严劫、现在世贤劫和未来世星宿劫各有千佛,合称“三千佛”。释迦牟尼是贤劫千佛中第四个成佛的。

  七、释迦内外族姓名谱。说师子颊有净饭、白饭、斛饭、甘露饭四子。净饭王有释迦牟尼、难陀二子;白饭王有阿难、调达(即“提婆达多”)二子;斛饭王有摩诃男、阿那律二子;甘露王有婆婆、跋提二子。释迦牟尼有瞿夷、耶惟檀、野鹿三位夫人,其中瞿夷夫人生罗睺罗。

  八、释迦弟子姓释缘谱。说四河人海,俱名为海;四姓出家,同姓为“释”。

  九、释迦四部名闻弟子谱。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部,叙列直接听闻释迦牟尼说教的主要弟子的名单。卷二,九篇:

  一、释迦从弟调达出家缘记。

  二、释迦从弟阿那律、跋提出家记。

  三、释迦从弟孙陀罗难陀出家缘记。

  四、释迦子罗云出家缘记。上四篇分别记述调达、阿那律、跋提、孙陀罗难陀(即“难陀”)和罗云(即“罗睺罗”)五人的出家经过。五卷本仅存篇名,内容阙失。十卷本有本文。

\

  五、释迦姨母大爱道出家记。说释迦牟尼在传教之初,不同意接纳女人为僧团成员。他回到故乡迦维罗卫(即“迦毗罗卫”)国时,养育他成人的姨母大爱道请求出家,初未许,后经弟子阿难劝说,方才同意。

  六、释迦父净饭王泥洹记。叙净饭王去世前后的故事。

  七、释迦母摩耶夫人记。叙释迦牟尼在忉利天,与生他七日便去世的母亲摩耶夫人相见,并为她说法的故事。

  八、释迦姨母大爱道泥洹记。叙大爱道去世前后的故事。

  九、释种灭宿业缘记。记释迦牟尼在世时,拘萨罗国(又名舍卫国)琉璃王(波斯匿王之子)起兵征伐迦毗罗卫国,焚毁都城,杀绝释迦族人的经过。佛为此事告弟子目连:“业熟受报,不可免也。”(第58页中)

  卷三,八篇:

  一、释迦竹园精舍缘记。记摩竭(即摩揭陀国)王瓶沙(又称“频婆娑罗”)将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施与释迦牟尼的经过。

  二、释迦祗洹精舍缘记。记舍卫国波斯匿王的大臣须达(号“给孤独”)以黄金铺地,向太子祗陀购得舍卫城外一处园地,祗陀又捐赠树木,共立精舍(即寺院)施与释迦牟尼的经过。

  三、释迦发爪塔缘记,叙释迦牟尼将自己的头发和指甲送与须达,须达造塔供养的故事。

  四、释迦天上四塔记。叙忉利天城的东南西北,各有佛发塔、佛衣塔、佛钵塔、佛牙塔的故事。

  五、优填王造释迦旃檀像记。叙释迦牟尼在世时,拘睒弥国优填王用牛头旃檀,制作五尺佛像的故事。

  六、波斯匿王造释迦金像记。叙波斯匿王用紫磨金造五尺佛像的故事。

  七、阿育王弟出家造石像记。叙阿育王弟善容出家,阿育王为他造丈六石像的故事。

  八、释迦留影在石室记。叙释迦牟尼留影石窟,以受龙王供养的故事。

  卷四,四篇:

  一、释迦双树般涅槃记。详叙释迦牟尼在拘尸那(又称“拘尸那迦”)城阿夷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之间逝世前后的情景。

  二、释迦八国分舍利记。叙拘尸国、波波国、遮罗国、罗摩伽国、毗留提国、迦维卫国、毗舍离国、摩竭国八国共分佛舍利(即佛骨)起塔供养的故事。

  三、释迦天下龙宫舍利宝塔记。叙诸天、龙王也起塔供养舍利的故事。

  四、释迦龙宫佛髭塔记。叙龙王又起塔供养佛髭(胡须)的故事。

  卷五,四篇:

  一、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记。详叙阿育王造舍利塔的经过。

  二、释迦获八万四千塔宿缘记。说释迦牟尼生前预言数百年后,将有阿育王造塔之事。

  三、释迦法灭尽缘记。说释迦牟尼预言他涅槃后一千年,佛法将灭。

  四、释迦法灭尽相记。描述佛法将灭时,沙门饮酒炙肉,杀生贪味,淫泆浊乱,不修戒律等颓败情景。

  《释迦谱》十卷本也分成三十四篇,篇名与五卷本同,两种版本在内容上的主要差异在于:在五卷本中,“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只有一章,而十卷本增补了《因果经》、《普曜经》、《大善权经》、《瑞应本起经》、《杂宝藏经》等大量经文,将它扩充为五章。从而形成了十卷本对释迦牟尼自降生到成道的生活经历,记载特别详细、篇幅特别多的特点。为此,十卷本将“释迦始祖劫初刹利相承姓缘谱第一”至“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之一”,编为第一卷;“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之二”、“之三”、“之四”、“之五”,分别编为第二、三、四、五卷;将“释迦在七佛末种姓众数同异谱第五”至“释迦从弟孙陀罗难陀出家缘记第十二”,编为第六卷;将“释迦子罗云出家缘记第十三”至“释迦灭宿业缘记第十八”编为第七卷;十卷本的最后三卷,即第八、九、十卷,分别与五卷本的最后三卷,即第三、四、五卷相等。

  虽然,从考据学的观点看来,十卷本的这种增益,乃是唐初僧人所为,并不符合《释迦谱》成书时的面貌。但由于《释迦谱》本身是一部带有抄集性质的著作,它的目的是有系统地提供有关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史料,它的内容是通过抄录《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楼炭经》、《县无德律》、《十二游经》、《佛所行赞》、《弥沙塞律》、《瑞应本起经》、《大智度论》、《普曜经》、《大华严经》、《修行本起经》、《观佛三昧经》、《观药王药上经》《大般涅槃经》等佛典中的相关记叙,剪裁编排来实现的。所以,增加释迦牟尼自降生到成道的资料,对于研究者来说,倒不无参考价值。

  《释迦谱》的缺点是:有不少地方将史实与神话传说混在一起,使人难以辨别;有关释迦牟尼的生平活动,佛经上往往有不同的记载,如《因果经》、《修行本起经》和《瑞应本起经》说释迦出家时“年十九”,而《十二游经》、《增一阿含经》、《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和《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等说出家时“年二十九”。《释迦谱》只取一说,而未能将其他异说一并叙列;有些经文在语句上有删略和改动,已非原文,而是原文的撮述。

  《释迦氏谱》本名《释迦谱略》(见道宣《内典录》卷五和道世《法苑珠林》卷一百),后人抄作《释迦氏略谱》和今名(见智升《开元录》卷十三)。一卷。唐麟德元年(664),西明寺沙门道宣撰。载于丽藏“彩”函、宋藏“仙”函、元藏“仙”函、明藏“壁”函、清藏“壁”函、频伽藏“致”帙,收入《大正藏》第五十卷。

  道宣自序说:

  “昔南齐僧祐律师者,学通内外,行总维持,撰《释迦谱》一帙十卷,援引事类,繁缛神襟,自可前修博观,非为后进标领。余年迫秋方,命临悲谷,屡获劝勉,力复陈之。”(《大正藏》第五十卷,第84页中)

  《释迦氏谱》共分五篇,也称五科,篇名都冠有“序”字,“序”通“叙”。

  一、序所依贤劫。叙说释迦牟尼出世的时间(即“贤劫”)。

  二、序氏族根源。叙说释迦牟尼姓氏的来历和家族的谱系。

  三、序所托方土。从征名、约量、辨时、从势、藉胜、考文六个方面,分别叙说释迦牟尼所处的天竺国(又名“大夏”)的地理位置、方圆里数、时序气候、山岳水源、君王法王和梵文。

  四、序法王化相。叙说释迦牟尼自降生到涅槃各个阶段的主要事迹。分为八节:

  处兜率天迹第一;

  降阎浮洲迹第二。下分:兴念相、入胎相、住胎相三门;

  现生诞灵迹(又名“现生灵诞迹”)第三。下分:往林严饰相、正诞灵仪相、发号显德相、诸天奉侍相、现大瑞应相、入天祠相、立名建号相、召仙占睹相、保傅随侍相、母氏升遐相十门;

  集艺历试迹第四。下分:立为储后相、观耕生厌相、示纳妃孕相、出游四门相四门;

  出家寻教迹第五。下分:启出家相、天神接举相、剃发舍俗相、寻仙非夺相、王师寻迹相、同邪苦行相、浴身受食相七门;

  悟道乘时迹(又名“乘时成佛迹”)第六。下分:降魔显德相、断惑成觉相二门;

  说法开化迹(又名“转法悟物迹”)第七。下分:兴念愍物相、梵天来请相、怀土念机相、受供商者纳钵相、道逢非机相、遇雨龙供相、乘机授法相、声告化境相、出家表僧相、次第度人相、分头化人相、赴瓶沙本愿相、度舍利弗目连相、度金色大迦叶缘、佛还本生缘十五门;

  机穷化掩迹(又名“迁神化掩迹”)第八。下分:魔王重请人灭相、嘱累终事相、标处现灭相、正灭度相、终后殡殓相、母来重起相、现双足相、天上人中分骨相八门;

  五、序圣凡后胤。下分二十节:从兄调达生灭相;从弟那律跋提出家相;弟孙陀罗难陀出家缘;罗云出家缘;释迦姨母出家缘;释迦父王泥洹记;释迦母氏登天佛往相;释迦姨母大爱道泥洹缘;释迦族流灭相;遗迹远近缘(文阙);释迦竹园精舍缘;释迦祗洹精舍缘;释迦发爪塔缘;释迦天上四塔记;优填造释迦旃檀像缘;波斯匿王造金像记;(阿)育王弟出家造石室缘;释迦留影在石室记;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记;释迦遗法终限相。

  《释迦氏谱》的基本史料取诸《释迦谱》,实质上它是《释迦谱》的改写本,只不过它不是根据五卷本改写的(作者当时并未亲自披阅过这种本子),而是根据十卷本改写的。作者最初将它定名为《释迦谱略》的原因也正在这里。

  《释迦氏谱》的前三篇,即“序所依贤劫”、“序氏族根源”和“序所托方土”,基本上是用道宣自己的语言表述的,观点与引文水乳交融,化为一体。即便有用《释迦谱》资料的地方,也是打破《释迦谱》原来篇目界线的糅述,风格不类于《释迦谱》。具体来说,“序所依贤劫”的小部分内容是《释迦谱》十卷本(以下均指此本)卷六的“释迦在七佛末种姓众数同异谱第五”和“释迦同三千佛缘谱第六”的糅述,大部分内容为道宣新撰;“序氏族根源”主要是根据《释迦谱》卷一的“释迦始祖劫初刹利相承姓缘谱第一”至“释迦六世祖始释迦氏缘谱第三”,和卷六的“释迦内外族姓名谱第七”的内容,删繁就简,重新组织的。其中也有些内容是道宣新述的,如印度的四种姓等;“序所托方土”全是道宣新撰的,在《释迦谱》中找不到相关的内容。道宣曾对佛教诞生地印度的地理环境作过一番研究,撰有《释迦方志》一书,所以驾轻就熟地撰写了此篇。

  《释迦氏谱》的后二篇,即“序法王化相”和“序圣凡后胤”,基本上是《释迦谱》相关篇目的撮述,除新设一批小标题,以提示经文大意以外,仍采用抄集一段一段经文(也抄录僧祐的一些按语)的方式编就,无论是内容还是风格都与《释迦谱》同。具体来说,“序法王化相”中的前七节(即从“处兜率天迹”至“说法开化迹”),是《释迦谱》卷一至卷五“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的撮述,末了的“机穷化掩迹”一节则是《释迦谱》卷九(即从“释迦双树般涅槃记第二十七”至“释迦龙宫佛髭塔记第三十”)的撮述;“序圣凡后胤”是《释迦谱》卷六的“释迦从弟调达出家缘记第十”至“释迦从弟孙陀罗难陀出家缘记第十二”,卷七(即从“释迦子罗云出家缘记第十三”至“释迦灭宿业缘记第十八),卷八(即从“释迦竹园精舍缘记第十九”至“释迦留影在石室记第二十六”),卷十的“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记第三十一”、“释迦法灭尽缘记第三十三”和“释迦法灭尽相记第三十四”的撮述。

  另外,《释迦谱》卷六尚有“释迦弟子姓释缘谱第八”、“释迦四部名闻弟子谱第九”,卷十尚有“释迦获八万四千塔宿缘记第三十二”,这在《释迦氏谱》中没有相应的简述。反之,《释迦氏谱》在谱末有道宣一大段关于佛法兴灭的议论,《释迦谱》自然也没有。

  由此可见,《释迦氏谱》虽然本于《释迦谱》,两书的主要内容是相同的,但在结构和叙述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与《释迦谱》相比,《释迦氏谱》叙事简洁,层次分明,分科布局较为合理,撰作的成份增加而抄集的成份减少,便于初学者阅读。如果说《释迦谱》提供的是释迦牟尼生平的细节的话,那么《释迦氏谱》则提供了释迦牟尼生平的梗概。

  《释迦氏谱》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有些地方将引文的出处模糊化,将具体的经名略去,代之以笼统的“经云”,使人无从知道究竟是哪部佛经上说这番话的。又如被称为“经云”或“某某经云”的文字,有些并非佛经上的原话,而是经作者删改过的经文大意。

  日本编的《大正藏》“收录典籍解题”评论说:“《释迦谱》是将见于经律中之释迦牟尼教化之历史,依部类予以集录的。虽然不无冗长之嫌,不过是中国撰述的佛传中最古的,故乃是一部裨益良多的书。”“《释迦氏谱》是属于同部类的书,编得较为简略。”是语可供参考。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