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如何念佛才是真精进?

[入门开示] 发表时间:2019-06-14 13:14:53 作者: 阅读次数:

  一个学佛的人平常在道场念佛、绕佛、拜佛或是静坐念佛用功,那在做事的时候,要把你平常练习的工夫提起来。在扫地、在待人接物时,正是测试自己的工夫有没有散乱,佛号提不提得起来的时候。如果提不起来,还是喜欢散心杂话,还是在那里打妄想,做事的时候没有办法念佛,那你的用功,你的佛号要再加强,因为我们所说的「静中要能念佛」—在安静的环境,你要全心全意的去念。在动中你要能念—行动的时候你要能念。出了精舍、出了道场都算是在动中,动处作静处练—要把动处当作静处来练,这样子你的道业你的工夫才会增进会提升。

  再下一步是要在病中,你生病的时候,你身体不舒服或是感冒生重病的时候,你的佛号能不能念?所以一层一层往上练,直到临终的时候看你能不能念?如果你不能念,那么你这一生要了生死,要往生净土那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净土宗祖师大德虽说净土法门是易行道,容易修行,容易去受持的一个方法,这称为易行道。但如果我们散漫,不懂得精进,不懂得好好把握现前的光阴,一天睡觉要八个小时以上,整天都在昏沉,起来东摸西摸,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十几个小时过去了,再想到要来念个佛,念个一圈两圈又要吃午饭,下午再睡个午觉,午觉也要睡个一两个小时,又昏沉起来了,也许读个经,做个晚课又要吃晚饭了,晚上家里的人回来,又开始讲一些是非。有些人到下午的时候他就开始打电话,东家长西家短,这都是在散乱。

  所以在家里要懂得精进,在日用平常当中佛号要提得起来。要把念佛当作自己的呼吸一样重要,所以我们提倡除了持名念佛以外,要随息念佛,就是配合你的呼吸来念佛,念佛有佛力加持,这些恶鬼恶神妖魔鬼怪不敢来靠近你、侵犯你,他不敢让你倒霉,让你出状况发生意外。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里赞叹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你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的弟子,有谁敢来欺负你?所以念佛真的是欢喜光、安稳光、是不思议光、是超日月光,超日月光的日月是指世间,超逾日月就是指超出一切诸世间上,无论是有情世间、器世间,或是智正觉世间,念佛能超越这三种世间。 在念阿弥陀佛时即是佛,以我们净土宗讲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是念佛的最高指导原则,你心本就与佛完全无二无别,完全一样,现在念你心中本具的佛,哪有不做佛的道理?所以说念佛法门超出一切诸世间上。

  我们要检点一下,扫尘垢时,心垢有没有除?在扫除中有没有在念佛?有没有在用功?能不能觉察自己的心在起伏?有没有安住在佛号上?如果没有安住,又是不是能够提得起来? 有一些专门念佛的道场去放生,一放生大家就开始散乱,这就表示在日用平常当中于动乱的时候,没有提起佛号,没有真诚恳切的念佛,所以一做事,心就散乱就颠倒。我们离开佛号就是一种颠倒,所以用功不会得力。只有一些老同修或一些真正平常有用功且勇猛精进的同修,在动乱当中确实可以念佛,可以用功,这些人相当不容易,相当难得。

\

  我们在道场做事情的时候,境界还不算很大,如果佛号都不能念,那你回到工作岗位上,就更没有办法用功,所以一定要发菩提心,要提起佛号,这才是真正的精进,真正的修行。我们修行是否精进要在这上面去着眼,要在这上面去用功,这才是报佛恩,报祖师大德传法来中国的恩德。《无量寿经》净土法门是第一批传到中国的,由此可见是非常重要的经典。

  因为古代交通不发达,以前还没有纸张,都是用刻的或写在「贝叶」上,一本一本的用骆驼或马车从印度穿越沙漠运过来,这么辛苦传到中国来,当然带的经典一定是菁华。《无量寿经》是后汉支娄迦谶尊者翻译的,《无量寿经》是第一批传到中国来的经典,是特别重要,是相当难得的。可见净土法门的重要及殊胜,一定要好好珍惜, 一定要精进,要老实念佛一心不乱,这是真精进,真法供养,来报佛恩、报祖师大德的恩德。去道场功德箱投钱,是财供养,能够真正修行,是法供养。

  在《普贤菩萨行愿品》中说到:「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法供养中如说修行供养为最」,如说修行就是你依照佛陀的教诲,依照祖师大德的开示去用功去行持,放下万缘,放下世间、放下出世间,来用功修行,这是诸供养当中最好的供养,希望大家能发心,能够勇猛精进用功,忏悔自己的业障,这也是拜忏的意义。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