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与临终关怀
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希望长生不老,但死亡不会因人们的惧怕而消失,这是我们的常识。现代医学的进步,可以减轻许多人患病时的痛苦,但绝不能使人长生不死。某些疾病的确会对濒死的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于是有的病人就希望早日结束生命,随之“安乐死”应运而出现;也有些老年人不希望自己因久病卧床而给别人添麻烦,免得年轻人把他看成累赘,因而希望早些死去,这样又往往产生“自杀”。
为了减轻临终前的生理和心理的痛苦,科学家致力于运用科学的心理辅导方法,高超的临床护理手段,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垂危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和生理痛苦,让弥留之际的伤病人员平静安祥地告别人世,于是“临终关怀”研究应运而生。据说“临终关怀”的研究,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工作,即使调动医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护理学的科学工作者,还难以使人“优死”。
随着人们对死亡认识的深化,“安乐死”也开始被社会所承认,但其与“临终关怀”相比,则后者更积极,更能符合多数人的意愿。直到现在为止,人们总觉得“安乐死”也好,“临终关怀”也好,都远远未能解决患者惧怕死的心理。
我们佛教徒与一般人不同,人们忌讳谈死,佛教徒是懂得生必有死,是最能正确对待生死的。同时,在我们佛教中早有一套最好的“临终关怀”方法——净土宗的临终助念。我们佛教的其它宗派虽然也很重视生死,然其操作却不如净土宗那样处处可行。特别是净宗的教义与修持在正视死亡方面早已浑然一体,这是社会上所有“临终关怀”方法所望尘莫及的。
净土宗最基本的依据经典《佛说阿弥陀经》中,佛陀早就告诫我们:“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给学佛者铺了通往西方极乐世界的金光大道。但要想真正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是非常不易的,临终时“心不颠倒”亦很困难。那么,达不到“一心不乱”和“心不颠倒”者是否还有往生极乐世界的可能呢?我们再来读一下《无量寿经》中的法藏比丘之第十八大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于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十九大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二十大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读了上面几段引文之后,我们可知:
1、净土宗主张依靠自力的同时,还可以借助他力的救度。自力,就是修行者本人平时的修持功夫,包括念佛静坐、持戒及利他行为所积累的无愧感与自信。他力则是借助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的接引。借助于他力,则可以极大地提高衰弱的垂死者不惧死亡的意志力,减少恐惧感带来的痛苦,特别是精神上的痛苦,这是净土宗的特色。其它宗派如果否定他力,那末除了少数意志坚强者才能达到,对净土宗人来说是轻而易举地正视死亡的境界,而一般人因为本来就有把死亡视为人生与自然抗争最终失败的偏见,因此死到临头时的恐惧更加剧烈,结果痛苦到极点而不堪忍受。
2、净土宗行者一心念佛、心不颠倒,他一定是全神贯注于念佛,如此即能唤起对净土宗教义中死亡即往生的向往,念佛动作与向往心念的相互配合,必有助于压倒对死亡的恐惧。如果在临终前出现两者之间任何不连贯或动摇,则会影响往生者的情绪。故历代祖师大德总是强调往生者的家属等,绝不能以俗事打扰,以免牵动往生者的情欲而影响正念。弘一大师在《人生之最后》一文中就提到:“若病重时,神识犹清,应请善知识为之说法,尽力安慰。……令病者心生欢喜,无有疑虑。自知命终之后,承斯善业,决定生西。”“临终之际,切勿询问遗嘱,亦勿闲谈杂话,恐彼牵动爱情,贪恋世间,有碍往生耳。”又说:“命终前后,家人万不可哭。哭有何益?能尽力帮助念佛,乃于亡者有实益耳。”在其它有关往生助念著录中,都有提及,限于篇幅恕不再引。
3、净宗的临终助念方法,是创造临终安祥往生不易被打扰的环境之保证。净宗行人濒舍报时,如果有僧人、居士劝慰和助念,这就是最大的临终关怀。这样,就可以从外界的氛围到内心心态,从一生修行到临终一刻,给谢世者作了妥善而周密的安排,并且也取得很好的效果,《净土圣贤录》的记载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濒死亡者与助念者心态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助念这一净宗独特的临终关怀方式,有卓著的功效与悠久的生命力。
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刚刚起步,虽然现代医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都能对其发挥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面临死亡者的精神比起衰弱的肉体更脆弱的一面。如果有宗教方面的依托,则可比无宗教信仰者死得更安祥,亲戚朋友也可以减少悲哀。为此我们讲,慈悲的佛教信徒应勇敢地担负起“临终关怀”这一社会公益事业的重任。
净土宗的临终助念,在佛教史上一直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佛教寺院将其列为常规。在《百丈丛林清规.住持章卷第五》的《迁化》一节就明确地指出:“临寂时至,凡伴病者,齐声念佛,以助往生。”本世纪初以来,特别是二三十年代后,净土宗经印光大师等大力提倡之后,更盛行于世。净土寺院及莲社、念佛会等居士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助念团亦相继成立,此期间直到现在,为往生助念做了大量工作。《净土圣贤录.四编》、《近代往生传》、《近代往生随闻录》、《现代往生见闻录》等广泛记述了有确凿证据的往生事迹,足以证明净土宗助念对临终关怀所作的重大贡献。
过去,我们教内经正式成立的助念团为数众多,目前正式有助念团的就不多了。我们都知道念佛求生净土法门,靠的是自力和他力两种,他力是祈求阿弥陀佛的接引,自力则是念佛看平日的行持。自他因缘具足,净土必生。但现在的教徒——特别是在家信徒的修行,障碍甚多,因此临终一关至为重要。助念可以使念佛行人于疾病之中排除障碍,为被助念者加持阿弥陀佛圣号,可以使其身心愉悦,正念分明,寿未尽者早日康复,寿已终者舍报安祥。此为四众佛子的出世之大事,不能等闲视之。
近代净宗大德印光大师的得力助手、灵岩山寺的德森法师,对往生有深入的观察和研究。他曾亲自试验前人采用的多种念佛方法之效果差异,比较临终有助念、无助念之间的损益。法师的部分论述附印于《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书末,读者看后,可进一步理解助念之重要。
因此,我们不管从求往生,还是从临终关怀的两个方面来看,重新组织或健全助念团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新组织的助念团为便于工作和管理,一般地说应附属于基层佛协、开放寺院或居士林。在寺院内部或佛教安养院中,可就地安排人员即可。
- 上一篇:写给想学习《般若波罗蜜心经》的朋友
- 下一篇:净意室随笔
- 为什么晚上不能听大悲咒
- 62条人生妙言妙语,帮助你
- 白衣大士神咒全文
- 《阿弥陀经》全文念诵文字
- 超度经文往生咒全文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长寿佛心咒注音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普贤行愿品全文诵读含仪轨
- 六字真言的作用和功能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普贤行愿品全文念诵仪轨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普门品念诵的正确方法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心经可以随便抄吗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什么是绿度母心咒
- 楞严咒快速记忆法
- 道家静心咒原文
- 家里播放普庵咒的禁忌
- 宝箧印陀罗尼咒21遍
- 摩利支天咒手印图-摩利支天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佛经静心咒全文念诵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
- 地藏菩萨心咒108遍
- 念大悲咒使人阳气上升
- 大吉祥天女咒快诵7遍
- 读诵《金刚经》好处很多很
- 写给想学习《般若波罗蜜心
- 再谈生活禅
- 再论心理学与行为学
- 再议印度之佛教
- 其实你手里什么也没有
- 养壶
- 养生先清心 禅法与人生
- 关絅之与上海佛教因缘
-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 关注人类生命健康 弘扬佛教
- 关于放生的开示
- 关于近人辨证法的讨论
- 关于支那内学院文件之摘疑
- 关于放生的三点意义
- 关于打坐方法及上师瑜伽修
- 关于念佛与禅以及念佛禅
- 关于念佛的要诀
- 关于实修五加行的必要性、
- 关于双身法的问题
- 关于夜间播放经典及讲经视
- 关于学密的感想
- 关于印顺长老「人间佛教」
- 关于佛教慈善的若干思考
- 关于人间佛教的理论和实践
- 关于「空」的认识
- 关于《普贤行愿品》
- 关于「后印顺学时代」的批
- 关于“寺院与景点门票收费
- 关于“大乘起信论”的诤论
- 共修的重要性
- 关于21世纪中国佛教教育的
- 六祖坛经的思想
- 六祖坛经与成佛之道
- 六波罗蜜自他两利之评析
- 八事七十义的概述
- 兖州佛教文化产业建设构想
- 光阴似箭到日月如梭
- 兔年的启示
- 儿戏
- 先吃冰激凌 还是先拜佛
- 犯邪淫忏悔的方法
- 排毒:几款常见的排毒极强
- 排汗与排尿的差别!
- 排湿毒有奇穴:找到身体的
- 达真堪布:做布施要有好的
- 达真堪布:做人都这么难,
- 达真堪布:做众生的仆人
- 达真堪布:万法只有迁变,
- 达真堪布:三想颇瓦法的真
- 达真堪布:上去还是下去?
- 达真堪布:上师用神通观察
- 达真堪布:入行论讲记14[忏
- 达真堪布:入行论讲记15[忏
- 犯邪淫想彻底戒除,快速灭
- 排除体内12种毒素 素食演绎
- 排除体内的12种毒素
- 探访全球素食之都—伦敦
- 接受素食就等于珍惜动物 —
- 达真堪布:下意识地保护自
- 达真堪布:傲慢的人来世会
- 达真堪布:不一样的智慧
- 达真堪布:关于人类的起源
- 达真堪布:不与狡诈者交朋
- 达真堪布:不修加行而直接
- 达真堪布:入行论讲记16[忏
- 达真堪布:入行论讲记17[忏
- 接受素食就等于珍惜动物
- 犯邪淫报三代
- 推动素食的意义与殊胜功德
- 推荐5种必吃的紫色蔬菜
- 推荐7种食疗方应对少白头
- 达真堪布:健康不老的窍诀
- 达真堪布:具足四力,天大
- 达真堪布:净除心灵上的污
- 达真堪布:不净室中无妙香
- 达真堪布:不可能人人都赞
- 达真堪布:不同的层次里有
- 达真堪布:不必羡慕别人的
- 达真堪布:入行论讲记18 受
- 达真堪布:入行论讲记18[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