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菩提心有体 相长啥样子

[谈佛说禅悟人生] 发表时间:2023-07-23 04:26:20 作者: 阅读次数:
菩提心有体 相长啥样子

从根本上改造生命,非是就生命改生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即或个体的生命,一定涉及到对宇宙万物群生的整体认知,自了终不究竟。

大乘佛法修行,以菩提心为首要,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悉为魔业。”都是世间法就是了,里面包括修定出奇异功能的,无正见导引,如练气功人之走火入魔。

在生命根本经典华严经中,以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四大菩萨代表所有法门,都以发无上菩提心作为根本。善财五十三参,参访各位善老师同行,无一例外,都以发菩提心为诸行实践的先决条件。

什么叫明心,什么叫觉悟,什么叫成佛,生命本有菩提心真实地发起来了,不再只是躯壳似是非是虚妄浑浑噩噩地活着!那何谓菩提心?古今行者遵从自己的体验,有各种各样的表述,全面地当从菩提心体、菩提心相、菩提心德三方面来看。

一、菩提心体,以大愿为主,不离悲智,智成觉道,悲救群生。《大乘起信论》说得明白,以三心为体,1、直心,一向正念真如法。2、深心,乐修一切诸善行。3、大悲心,救护一切苦众生。总不离大愿大智,四弘誓愿,依理起行,无所执着。

从修行位次上,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等觉五位行法,皆以菩提提心为始,菩提心所摄。广说菩提心体,则有无量。如《华严经》第二参海云章说有菩提十心:“发菩提心者,所谓拔济苦恼诸众生故发大悲心。平等福祐诸众生故发大慈心。除灭众生诸苦蕴故发安乐心。为息众生不善心故发饶益心。救护怖畏诸众生故发哀愍心。

舍离执著障碍法故发无著心。普遍法界诸佛刹故发广大心。等虚空界无不往故发无边心。见一切佛妙色身故发无垢心。观三世法智无尽故发清净心。为欲普入一切智智甚深海故。发大智心。发如是等种种心故。是名菩萨发菩提心。”

二、菩提心相,以无相为相。无有界限,无有边量,同于法界。如发起悲愿,尽度十方三世一切众生,无一遗漏,即为普贤菩萨愿行,“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无有穷尽。

如直心正念真如,正念而无念,寂灭乃菩提,则上无菩提可成,中无万善可行,下无众生可度。如直心、深心、大悲三心融会,则度而无度,修而无修。虽见菩提不可求,无求中求;虽见众生空而化即佛之众生。

三、菩提心德,无德不收。一切佛菩提功德,都在最初菩提心中住,始终不殊。因此依直深大悲而发心,一念之德,生佛共赞,说不能尽。如华严经善财才见第四参善师弥伽大士,弥伽即下座五体投地,礼敬学生善财,在相上看师生礼数颠倒了,大士礼的实是经过验证善财已发的菩提心。

有古偈赞云“发心毕竟二无别,如是二心初心难。发心必能成正觉,是故我礼初发心。”若无菩提心,则无觉悟可言。华严经贤首品云:“若有菩萨初发心,誓求当证佛菩提。彼诸功德无边际,不可称量无与等。

”是故发菩提心,为万行之本。

菩提心体、菩提心相、菩提心德,三者不相舍离。清凉国师比喻如日轮,体是珠宝,其相圆明,德无不照。

当今流行一句很诗意的话:勿忘初心,方得始终!要在心之初发,何谓初心?人心不同,初心亦别。初有最初、本源之谓,初始发动,天性至纯,无污无染,最为自然可贵,原始反终。

根本初心,当先发菩提心;此初心一发,便名为行。华严贤首品云“常欲利乐诸众生,庄严国土供养佛;受持正法修诸智,证菩提故而发心。”智正觉、众生、环境器界三世间圆满,以此菩提心为初为尽!觉悟了,也未曾多出什么,菩提心兑现而已。

勿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失菩提心,方得大究竟。是不是法器,能不能上道,就看是不是发了菩提心!(文/圆明)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