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英洁讲佛——隋唐佛学,“心识”产生“外境”

[谈佛说禅悟人生] 发表时间:2023-07-28 04:07:52 作者: 阅读次数:
英洁讲佛——隋唐佛学,“心识”产生“外境”

大家好,我是英洁,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隋唐佛学所谓“心识”产生“外境”。

“圣心”之知“真谛”,乃是“圣心”(般若)的一种自我观照,好象有一面奇怪的镜子自己照自己。

中国古代哲学讲意识,一再出现镜水之喻。可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并不因使用“镜”、“鉴”、“水”一类的字眼,就是承认意识反映客观世界。如果说《般若无知论》的卷首部分,还恍恍惚惚触及到意识反映外物的作用,那么及至篇终,这种作用早已完全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佛教发展到隋唐时期,唯心主义的体系更加细密,在心物关系上又作了不少新的文章。但是,不管花样如何翻新,都是把意识作为唯一的“实在”。因而在他们那里,意识同外物的关系,不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反倒成了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

天台宗认为,世界上只有“心”或“心意识”才是唯一的“实相”,其他一切现象都不过是“心意识”所“假立为名”的“幻相”。在他们看来,人们用自己的感官去识别外界的客观事物,并不是意识的反映活动,而是“心意识”创造的感官去识别“心意识”创造的象,即是“心意识”的自我识别。因此,智觊把“心意识,比作一个奇妙的画师,这个画师不照着客观世界来作画,而世界木身倒是他的画笔画出来的。智觊说:

“三界无别法(物),惟是一心作。心如工画师,造种种色(现象)。六构六道,分别校计,无量种别。”整个世界是“心”创造的,是“心”这个画师画出来的。

这个比喻,把天台宗的意识论表现得微妙微肖。不过,如果真的按这种逻辑推下去,那佛教的“天国”是不是“心”创造的呢?老佛爷是不是“心”创造的呢?智觊曰“智”,不知是否可曾想到这一点。

法相宗认为,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由“识”或“内识”产生的,故名“唯识论”。在玄奘编译的《成唯识论》中,有下面几段话,毫无掩饰地描绘了这种“内识”的神妙作用:

“是故我见,不缘实我,但缘内识,变现诸蕴”。

“由此应知,实无外色,唯有内识,变似色生”。

“由此应知,实无外境,唯有内识,似外境生”。

看起来,主体的“我’好象是实在的,我的感觉不正是凭借我的实体吗?实际上,感觉凭借的是“内识”,我的实体不过是“内识,原来蕴藏的“我”的“变现”。看起来,周围的“外色”、“外境,也是实在的,实际上,不过是“内识”变得“似色”、“似境”而已。既然作为主体的“我”和作为客体的“外色”、“外境”,都是“内识”的产生和表现,那两者之间自然也不存在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同样是“内识”的自我观照。值得注意的是,法相宗讲的“内识”,不但有眼、耳、典、舌、身、意“六识”,而且还有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据说,阿赖耶识不随个体“我”之死亡而消失,它是永恒的,它蕴藏着“缘生”各种事物的“种子”。这不正是世界的创造主、造物主吗?

华严宗称意识曰“心”,名外物曰“尘”,认为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一心缘起”。法藏(公元六四三—七一二年)说:

“尘为心缘,心为尘因,因缘和合,幻相方生”。

“尘是心自现。由自心现,即与自心为缘。由缘现前,心法方起。”

“离心之外,更无一法(物)。纵见内外,但是自心所现,别无内外”。

你看,作为客体的“尘”,本来是自己独立存在的。法藏却说,“尘”只有作为“心”的对象才存在(“尘为心缘”)。那“尘”不是离不开“心”了吗?法藏正是说明此意。由于他认为“尘是心自现”,所以,“心”便成了“尘”的原因、“尘”的根源(“心为尘因”)。按照法藏的观点,“心”和“尘”既然是个“因缘”关系,那当然谁也离不开谁。两者的“和合”便产生了虚幻的世界(“幻相”),而这个世界正是在这种“因缘”关系中方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由缘现前”)。法藏这里讲的‘因缘”关系,正是僧肇从前讲的“能知”与“能所”之“相与而有,相与而无”。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