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可贵
生命可贵
人类对一切事物尽管好恶不同,但对生命总是最爱好的。生命虽然有生灭的,但却有三世相续性:向前看,它承受著无限复杂的业因影响;往后看,它开展出无限复杂的果报事实;从现在看,它正从无限复杂的意志中创造一切。宇宙乃是纵横无垠的生命轨网,这轨网中驰骋著无限的生命活力,就中人类的生命活力比一切动物都格外强大。人类善于运用生命活力则相安,否则,就相冲起来。因此,人类不应只关心自己的生命,更应重视由运用生命力所得的结果而详加审决。
宗教家最重视生命问题,运用其无限心智,总是为著揭开生命之谜。世间宗教对生命的来源,大致都认为是从天生,或从神生,我称之为给生命观。们著重在找出产生一切的实因,肯定著这实因能生一切,在所生的一切中,莫不从人类开始说起。天神是生命的起源,人是天神的后裔,借父子的名目稳建宗教的情操,这不但是情的感引,实是为著说明生命的由来和著落。信奉?给的生命观,都虔诚地肯定生命不灭,灵魂得救。生命的升堕操之于神,而不操之于己,这样,人就成为神的傀儡,不能把握生命了。
佛教主张自造生命观,与?给生命观恰好相反。从缘起假我上建立的生命观,绝不承认有一能生生命的实因,只是寿、暖、识的综合作用。此三者中识是生命的主体,余二是识受生的凭借。依一分经说,识决不会消灭,‘真识不灭’,它像相续的瀑流永远奔泻不已,这象征著生命的延续无尽。不常不断的三世生命观,最不易为‘顺世’者所信受。用肤浅的现实眼光看生命,对它的含蕴力、演化力都不能测其究竟。否定过未,只谈现在,纵然肯定人生价值,发挥人生德能,其实太有限了。?奥而难以索解的生命问题,世间智者只有以‘罕言命’的态度了之。后来虽也谈到‘命’的问题,总是同天连在一起说,对现实而难知的生命底蕴却不十分措意。把命看得太高玄,不一直从人生上说明它,有敬畏心的存著对天负责的观念;存诈术心的就以天命为护符;存杀夺心的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天命,逞心快意的砍斫一番。中国固有文化对生命负责的一面说得不够明警透辟,一旦时代思潮涌入或内部变乱蜂起之际,群心真空,作其渗透,受其鼓动,与此颇有关系。中国人的善恶观,不专从自身上著眼,而是‘近在自身,远在子孙’(在此种思想的影响下,造成‘族诛’的惨酷滥刑),自身同造的业,现在没有受到报应,就推到子孙身上,这叫做自作业他受报,与因果律根本不合。因此,有的人只要有了儿子和钱的话,老了就预备纳福,对未来的业报和生命很少顾虑到,大都存著「罢了吧’的念头,这是由‘静’而‘断’的生命观。西方民族则不然,在宗教的信奉下,以上帝为第一,以生天国为最高目标,儿子和财富在他们心目中看得并不太重要。一切努力都为著生天的准备,愈努力愈有生天的把握,对养老与纳福看作是不光荣的事。罢了吧的观念他们是最讨厌的,这是由‘动’而‘进’的生命观。虽然他们的生命进展到某种阶段生天国享欲乐就认为满足了,但对未来的生命总预先有一番充分准备。西方宗教对过去生命虽不承认是自造的,但对现在和未来的生命却看得极其重要;对未
佛教时常从相续边说明生命流转的情形,有情是一群群的生命现象,这现象中含有无限复杂的影响力,自他的生命就从这无限复杂的影响中而酿造,而生起。看来,虽然这一群群的生命作用过去了,因为影响业力不灭,所以新的生命依然出现。业力相续,生命不断,从净业中安顿生命,改造生命,进而完成生命,这是佛教说生命相续的意趣。生命的如幻来去,苦于无法征信,据佛经说,得了三昧或‘净天眼’,就能自识宿命。这如科学家用最精制的望远镜,就能看到无数的星球世界一样。未来的新生命就像‘影移日续,日移影续’似的,总是在六道中来往不停。与染业相应的生命,到了相当时期,就非死不可,非生不可,在即死即生的相续中,自己丝毫作不得主。与净业相应的生命,以大悲愿力薰润微分烦恼,或长或短,听其自主。转流门中的生命,同带著眼罩牵磨的牛一样,老是苦迫地跑个不停。悲愿门中的生命,同乘飞机抓著引擎一般,行止升降,无不如意。凡夫的生命总是在狭长而痛苦的生命线上挣扎著,受著时空的限制而讨厌它,却偏又推不开它,痛苦就在时空促狭的限制下产生出来。被这个时空限制著,就不能进入另一个时空中去,对这个时空的种种磨折忍受不了,逼得想迁移到另一个时空而避免它,由于有情的心量有限,形成环境的分野,这自然安顿不下来。圣者的生命总是在宽阔而自在的生命线往来无碍,不受时空限制而能转变时空,从这个时空而能进入无量无边的时空中去,处处能安顿生命。凡夫的生命是有系属的,圣者的生命是无系属的。时空的有限与无限,系于有情业行的有限与无限,染行有限,净行无限。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切业行都是有限的,以他人为中心的一切业行都是无限的。以无限的净行改变时空特别是空间,无限的时空就能让生命安顿下来。世间宗教的世界观是竖面直上直下的,佛教的世界观是以横面为主而包含得竖面,前者是有限的立体世界,后者是无限的复面世界。神教者形容竖面世界如何的美满、快乐,劝人生到那里去,其实小得太可怜,生命大用难以发挥。佛教的世界观有净有秽,赞净令羡,详秽启悲,而大心之士,则宁舍净土而生浊世。从无量无边的世界中随机适性的发挥无尽的生命大用,佛教生命观的超胜在此。生命向竖的方面升华,就同登宝塔一样,到了顶层就无路可通。生命向横的方面发展,就同乘水陆两用吉甫环游世界一样,对大宇长宙总是观赏不尽。于(天)上不恋,居(人)中不厌,入(地狱)下不堕,从横面的人间扩展到直上天国直下地狱均使之人间化,净化人的无尽心行与无尽业行,做到不滞于上,不堕于下,而却把上下都庄严得同人间净土一样。佛弟子应从这样的心境上,建立起净行无限的生命观。
生命有了真信念大愿力在前面领导著,才不会走上邪径曲途。从真信念中运用生命,从大愿力中造作事业,则一切便纳入正轨。业是自己当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止业作业全由自己操纵。人的特性在能作业,人文界的一切无不从作业而来。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这是人类所独具的灵知作用。学佛就是为了要作更多的净业,从行愿精进中实践净业,生命才不会被爱染缠缚著。业力能决定一切,也能改变一切,直从当前的业辨察善恶,善则作,恶则止,这必须自己有最正确最丰富的慧解才成。人类前途的祸福,决定于当前的一念,不为这一念蒙蔽著,生命的光辉才能照彻无限前途。由命造业,从业成命,转染命而成慧命,全赖广作净业。生命可贵,作业必慎!
- 上一篇:物物各有情,何苦煎太急
- 下一篇:真正圆满的布施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为什么晚上不能听大悲咒
- 62条人生妙言妙语,帮助你
- 白衣大士神咒全文
- 《阿弥陀经》全文念诵文字
- 超度经文往生咒全文
- 准提咒功德及妙用求财
- 长寿佛心咒注音
- 药师佛心咒正确念诵的方法
- 诵大威德金刚咒的感应
- 六字真言作用和功效
- 简单的清心咒口诀
- 准提咒手印全图
- 普贤行愿品全文诵读含仪轨
- 六字真言的作用和功能
- 金刚经四句偈语解释
- 普贤行愿品全文念诵仪轨
- 大悲咒原版30分钟mp3
- 准提咒回向文大全
- 普门品念诵的正确方法
- 准提咒全文正确注音
- 准提咒全文拼音版
- 天眼看持准提咒人
- 财神咒念诵108遍
- 在家诵地藏经正确仪轨及回
- 心经可以随便抄吗
- 准提咒晚上不能念
- 什么是绿度母心咒
- 楞严咒快速记忆法
- 道家静心咒原文
- 家里播放普庵咒的禁忌
- 宝箧印陀罗尼咒21遍
- 摩利支天咒手印图-摩利支天
- 女子在家念地藏经注意事项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佛经静心咒全文念诵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
- 地藏菩萨心咒108遍
- 念大悲咒使人阳气上升
- 大吉祥天女咒快诵7遍
- 千万不能在家放大悲咒
- 福慧放生群
- 真正的礼佛
- 知因断缘转果
- 真正圆满的布施
- 生命可贵
- 爱鸟心切鹅公湖上人鹤相依
- 父子放鱼归水,鱼儿露水谢
- 物物各有情,何苦煎太急
- 爱的果蝇
- 浅说“法”
- 海龟泪
- 李木源:提倡素食放生
- 有意义的放生
- 朋友放生考上公务员
- 无数次生死轮转
- 救养弃婴的感应
- 救度众生的意义
- 救度眷属
- 放生鱼子功德殊胜
- 放生龟回头
- 放生详细介绍
- 放生螃蟹变成习惯
- 放生要运用智慧
- 放生经历
- 放生结善缘
- 放生的祝愿
- 放生积累福分换取功德
- 放生的基本知识
- 放生的现代性实践
- 放生有众多的好处
- 放生是必要的
- 放生是美德
- 放生是为众生做布施
- 放生是培养慈悲心
- 放生时候,他们告诉了我们
- 放生故事9则
- 放生日记
- 放生感应不可思议
- 放生念佛是一体
- 放生恢复健康
- 犯邪淫忏悔的方法
- 排毒:几款常见的排毒极强
- 排汗与排尿的差别!
- 排湿毒有奇穴:找到身体的
- 达真堪布:做布施要有好的
- 达真堪布:做人都这么难,
- 达真堪布:做众生的仆人
- 达真堪布:万法只有迁变,
- 达真堪布:三想颇瓦法的真
- 达真堪布:上去还是下去?
- 达真堪布:上师用神通观察
- 达真堪布:入行论讲记14[忏
- 达真堪布:入行论讲记15[忏
- 犯邪淫想彻底戒除,快速灭
- 排除体内12种毒素 素食演绎
- 排除体内的12种毒素
- 探访全球素食之都—伦敦
- 接受素食就等于珍惜动物 —
- 达真堪布:下意识地保护自
- 达真堪布:傲慢的人来世会
- 达真堪布:不一样的智慧
- 达真堪布:关于人类的起源
- 达真堪布:不与狡诈者交朋
- 达真堪布:不修加行而直接
- 达真堪布:入行论讲记16[忏
- 达真堪布:入行论讲记17[忏
- 接受素食就等于珍惜动物
- 犯邪淫报三代
- 推动素食的意义与殊胜功德
- 推荐5种必吃的紫色蔬菜
- 推荐7种食疗方应对少白头
- 达真堪布:健康不老的窍诀
- 达真堪布:具足四力,天大
- 达真堪布:净除心灵上的污
- 达真堪布:不净室中无妙香
- 达真堪布:不可能人人都赞
- 达真堪布:不同的层次里有
- 达真堪布:不必羡慕别人的
- 达真堪布:入行论讲记18 受
- 达真堪布:入行论讲记18[受
相关名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