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董其昌和莲池大师的往来

[佛教寓言故事] 发表时间:2023-07-22 04:24:20 作者: 阅读次数:
董其昌和莲池大师的往来

僧袾宏(1535—1615),杭州仁和人,俗姓沈,字佛慧,别号莲池,先业儒,后为僧,居杭州云栖寺三十余年,提倡禅、净双修。世称莲池大师或云栖袾宏,亦称云栖大师。

董其昌山水图

董其昌小莲池二十岁,他和莲池大师的结识应和冯梦祯有关。冯梦祯为紫柏真可和憨山德清在杭州处理具体宗教事务,也是莲池大师的在家弟子,在莲池大师的放生会中起着组织者的重要角色。当时的放生会,僧俗参加者达数万人,讽诵之声震动山川。

董其昌《高逸图》图轴,纸本,墨笔,纵:89.5cm,横:51.6cm,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冯梦祯,字开之,号具区,浙江嘉兴府秀水人。他是万历五年(1577)的会元,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后来遭弹劾,不再为官,隐居杭州。他擅长诗歌,勤写日记,留有《快雪堂日记》一部。

董其昌《林和靖诗意图》绢本,设色,纵:154.4厘米,横:64.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万历二十年(1592),董其昌时年三十八岁,他为莲池大师书写《金刚经》,充分运用了钟、王、欧、虞、褚、颜等多种书法风格。据称,董其昌为荐其亡父母而书此经给莲池,莲池毕生珍藏。董其昌自述,“每有追荐,大师出余手书,令僧持诵”。董其昌后在天启四年(1624)还为《金刚经》题跋云:写经必论书法,书法可传,则诵读受持者众,是为在处有塔佛庙也。余书此《金刚经》一卷,凡历三寒暑乃成,盖仿前代名家法,所以字形大小、行楷不一,其不庄,然亦不足怪也。董其昌识于宝鼎斋。

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页,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书是两人交往的重要见证,受到董其昌本人,以及后来历代书法家高度重视,乾隆帝竟为此经题跋六次。乾隆帝曾多次光临云栖寺,固然和莲池大师声望有关,和该寺所藏此书法名帖也不无关系。这本《金刚经》长期被云栖寺视为至宝,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才转归为灵隐寺寺产。

万历三十二年(1604),五十岁的董其昌应莲池大师之请,为云栖寺书写了《重建云栖禅院碑记》。此碑由时年九十六岁的陆树声题额,董其昌撰文并书。

董其昌山水图

万历四十二年(1614),董其昌六十岁。此年,他书《净土经》纪念莲池大师八十初度。董其昌称:“云栖莲池大师,甲寅正月八日初度,余以师纯提净土,扫彼狂慧,行在《梵纲》,志在《观经》。”《梵纲》是菩萨戒经,《观经》就是《观无量寿经》,是净土宗的重要经典。

董其昌书《净土经》与《金刚经》成为云栖寺镇山二宝,康熙年间此作忽然遗失。后来,同治末年有江南大姓忽得此册,当时云栖住持瑞真大师得知后拟商刻石流传,但因路遥费巨而中止。

另外,在云栖寺旧藏中,有一卷《青林高会图》,苏州吴郁生捐赠云栖,绘者为明代画家黄存吾。虞山王东序《柳南随笔》载,其中人物有七人,包括了董其昌和莲池大师等。这说明董其昌和莲池大师的交往,是当时人所皆知的。此画作后来不明,现存有摹本。

董其昌和晚明高僧的来往,是时代风气的体现。董其昌生活在佛教土壤深厚的江浙地区,和高僧来往有必然性。在和高僧交往的过程中,董其昌提升了佛学水平,而佛学修养反过来对董其昌的艺术造诣起到至关重要的提升作用。董其昌画论中,提出中国画有“南宗”、“北宗”,显然受到禅宗理论的深刻影响。而董其昌艺术理论中强调的“悟”与“修”,也和他对佛学的理解有关,“悟”、“修”并重是晚明禅、净一致思潮的产物,四大高僧都是此思潮的推动者。关于董其昌艺术成就和佛教的关系,学界已经关注很多,兹不展开阐述。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