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莲池大师的生平事迹

[佛教寓言故事] 发表时间:2023-07-25 14:37:41 作者: 阅读次数:

师讳志宏,(1535-1615)字佛慧,别号莲池,因久居云栖寺,是以世称莲池大师或云栖和尚,为净土宗第八代祖师,又与紫柏真可、憨山德清、犍益智旭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

大师乃杭州仁和人氏,俗姓沈,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生于望族世家。父名德监,号明斋先生,母周氏。

十七岁补诸生,以学识与孝行著称于乡里。居俗家时,邻家有一老妪,日课数千佛号,大师问其所以,老妪答言:"先夫持佛名,临终时无疾而逝,自在往生,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宿根深厚的大师闻语深为感动,信佛法之不可思议,遂寄心净土。曾书"生死事大"四字于案头以自警策。后来因为父母相继去世,悲伤无比,由此而于佛教生死五常之理更有体会。决志出家修行,于是与妻子汤氏诀别,作言:"恩爱不常,生死莫代,吾往矣,汝自为计!"乃作七笔勾词(表示世间名闻利养、儿女私情等等,一一舍去勾消,以明出家志向,其词分为七节故名之)而后悄然弃家修道,于明朝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投西山无门寺性天和尚落发,接着在昭庆寺无尘玉律师处得受三坛具足戒后,便即杖策游方,遍参知识。北游五台,感文殊放光,入京师参访奇本端的法孙笑岩德宝禅师,也有省悟,辞别向东昌的归途上,忽闻樵楼之鼓声乃大悟。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

隆庆五年(公元1571),入杭州云栖山,见山水幽绝,是安居修行的好地方,逐往山中结茅舍居之,常去山脚的梵村乞食以资养命。山中时有虎患,村民深受其苦,大师慈悲为作施食佛事,不久虎患使绝。时岁又逢亢旱,村民恳请大师祈雨以解灾情,大师手击木鱼,率众沿循田埂绕行念佛,一时顷,所及之处,雨下如注。村中民众欢喜踊跃,对佛法生大诚信之心,自发地组织力量为大师建造禅院。自此之后,师于道场中大弘教法,普度群萌。四方佛子闻风而至,海众云集,共修净业,逐渐成为一大丛林。

大师主持道场以来,注重真修实行,以戒律为基本,以净土为皈依。禅与净土并提不重,弘宗演教常年不断,恒以清规律制为丛林之柱石,此时南北戒坛久已被禁,为使戒法不绝,便令受戒者自备衣钵于佛前为作证明而受具戒。并著述有关律制轨范的文例,如《沙弥要略》、《具戒便蒙》、与《菩萨戒发隐》等,以便戒子研学戒法。提倡戒杀放生,于寺中开有专用的放生池和放生所,所着《戒杀放生文》风行于世。同时又将《瑜伽焰口》、《水陆仪规》、和《朝暮二时课诵》(诸经日诵)等佛门法事仪规的行文作了完善的修订工作。这些仪规,一直相沿至今。

在生活上大师是简朴清淡的,始终是麻布素衣以蔽身,一麻布帏都用了几十年,日常行持作业都尽可能要求亲力亲为。着有三十二条自警以律己。待人接物应之以慈悲,外显威仪之相而又不失温和,为了道场与大众不辞劳苦,平等地以大悲心行摄化一切。

大师一生致力于弘扬净教,主持云栖道场四十多年来,言传身教中接引无数佛子同归净土,临终前半月预知时至,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六月底,先往城中别诸弟子及故旧等言之:"行将他往"。后归寺中具茶汤设供话别众僧。七月初一,上堂对众曰"明日吾行矣!"。晚上,大师示微疾,瞑目静坐于丈室。次日夕,诸弟子等请留遗训,大师睁眼开示:"大众老实念佛,莫捏怪,莫坏我规矩。"言毕向西念佛而逝。师世寿八十有一,僧腊五十。其弟子奉全身入塔于五云山麓。自七祖省常大师生西至莲池大师行化于世,其中间隔了五百五十余年之久。此时间内教法式微,净宗不振,虽有融通净教弘传净土之高僧大德出现以救道法之没落,然收效匪着。证诸史册,最有功行且最为出色者当属莲池大师。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