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苏轼一生喜欢与僧友结交,用佛禅智慧笑对仕途坎坷

[佛教寓言故事] 发表时间:2023-07-31 04:04:46 作者: 阅读次数:
苏轼一生喜欢与僧友结交,用佛禅智慧笑对仕途坎坷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这段充满了禅理趣味的话,出自东坡被贬惠州时所写的《记游松风亭》。此时的他,已经处于贬谪生涯的第15个年头,但乐观豁达的天性仍然灵动闪耀着。

从元丰二年(1079年)的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到元丰八年(1085年)被召回朝,再到元祐四年(1089年)遭诬告陷害,继而又被召回,却再度被贬至惠州,长期以来,苏轼已经习惯了这种反反复复的宦途变动。

但难能可贵的是,不论环境如何窘迫,生活如何疾苦,仕途如何动荡,苏轼似乎犹如已“成佛”一般,总是能自乐其中,而且人生越走境界越开阔,诗词文赋成就反而越高,这除了他拥有与常人相比更为优秀的“逆商”之外,更重要原因,在于一生都对佛禅有着独到的精修与参悟。

受家学渊源影响,苏轼自小便习佛禅。他的家乡四川峨眉乡僧人云集,是当时著名的佛教胜地之一,西蜀寺庙多,信佛者众,父亲苏洵虽以儒学为宗,但不仅不排斥佛教,甚至结交名僧。母亲程氏笃信佛教,与僧人交往亦甚密。这样一种佛教信仰气氛浓厚的家庭教育,使苏轼从小便对佛禅有着异于常人的感悟。

而且,北宋社会风气崇尚佛教,当时学者,多与僧徒为友,影响及于佛教,所谓理学,就是儒佛混同的表现。这种外来佛教禅宗文化如此发达兴旺的氛围,必然要对当时的知识分子和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苏轼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自然也不能例外,注定了他与佛将结下不解之缘。

更重要的是,苏轼对佛禅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的喜好与兴趣。在佛教界,苏轼有不少朋友,其中以禅僧居多。著名的有云门总的大觉怀琏及其弟子金山宝觉、径山惟琳、道潜,还有佛印了元、净慈法涌,临济宗的东林常总、南华重辩,曹洞宗的南华明禅师,天台宗的楚辩、南屏梵臻、辩才元净等人。苏轼与这些朋友之间形成深厚的感情,彼此间经常有书信、诗文往来。

苏轼谪居黄州时,道潜曾不远千里前往,陪同他同居贬所一年有余。谪居惠州时,道潜受到牵连,然而他与苏轼依然保持书信往来,苏轼也写诗托人转送给他,向他诉说自己生活的情况。毋庸置疑,与道潜的交往对苏轼佛禅思想的学习肯定有很大帮助,苏轼诗文中提到次数最多的僧人也是道潜,共出现110次。

而与佛印了元的结识,则早在苏轼移居湖州路过金山的时候即已开始。二人之间经常对弈谈佛,以偈语相谑,“心中有佛”与“心中无佛”的故事正流传于此。后来,苏轼被贬官惠州时,了元还致书慰问,“子瞻中大科,登金门,上玉堂,远放寂寞之滨,权臣忌子瞻为宰相耳!人生一世间,如白驹之过隙,三二十年功名富贵,转盼成空。何不一笔勾断,寻取自家本来面目?”劝导苏轼将过去种种“一笔勾断”,努力向前,惜慰之情,诚挚动人。

苏轼与这些禅僧朋友之间的相互交往,促使他积极地对禅宗的佛法进行参悟学习。因而,在苏轼愈是处于艰难的贬谪之途,其文学创作、人生格局愈因此变得更加宏大豪迈。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