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
ad3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智慧之来也空空,去也空空

[佛教寓言故事] 发表时间:2023-11-18 04:06:40 作者: 阅读次数: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智慧之来也空空,去也空空

这个世界不是我们真正的故乡,是我们旅行当中的一个驿站,稍作休息,还应继续赶路,去我们佛国的真正故乡。那里有我们历代的祖师以及传承上师在召唤和等待着我们,就像父母盼着孩儿回归一样,望眼欲穿,用心灵呼唤着我们;那里是黄金铺地,七宝为砖,琉璃为瓦,三昧耶为食,禅定为休息,我们在娑婆世界所求的应有尽有,我们未想到的亦应有尽有,真正的大乐之境也!所以这个娑婆世界里的一切,包括一针一线都不能留恋,更何况金钱美女、名闻利养呢!贪恋这些,下辈子能投胎做人还好,但由于因果报应,很难再转为人,会进入很可怕的三恶道,所以我们应该真正看破放下,来也空空,去也空空。

真正的看破放下,是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对七情、对六欲的不执着,真正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做有利众生的事,而不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那是放弃,是偏执。 在这个娑婆世界里,在所有的执着当中,我执是最可怕的,我得到了就快乐,我失去了就痛苦;我喜欢的就追求、就亲近,讨厌的就逃避、就远离。永远在烦恼中挣扎,永远得不到快乐,永远看不破、放不下,永远生不起出离心,那就永远成不了佛!如果没有“我”这个字,什么烦恼、痛苦都没有了,打破我相,去掉我执,才能够到达乐空不二的清净刹土。

“我执”的我,指在每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中形成肉体的和思想意识的主人翁似的“我”。想到“我”的忍辱,“我”的得失,“我”的家庭,“我”的名利等等时,这个无形的“我”就出现。这个“我”在什么地方?这不是一个虚构的“我”吗?这个“我”把肉体、思想、意识看作他的附属物,认为他们是“我”的身体,“我”的思想感情,“我”的感觉等等,这个“我”是苦乐的感受者,在切身利益面前这个“我”就会跳出来。这个“我”在自己和别人中间画上爱和恨、亲和仇的界限;名利、财产的占有欲都从这个“我”产生,它支配着每个人的行动。那么这个“我”和人是什么关系呢?是一体呢?还是异体呢?如果是一体的话,人的每个组成成分都应该是“我”。龙树菩萨说:人非土水火,也非风空识,除此别无物,究竟人何在?既不是肉体,不是水分、不是温度、不是气、也不是意识,那么,人在哪里呢?通常人的意识中也没有把肉体或意识看作自我,而看作“我的”。“我”和“我的”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如果“我”和肉体意识是异体的话,那么这个既非肉体,也非意识的单一独立的“我”在哪里呢? 实际上这个“我”并不存在,只是人们的思想意识中的一种虚构妄念。由于这种虚构妄念,人们产生自私、产生贪欲、产生虚荣心、产生种种烦恼、受种种苦,所以它被称作“俱生无明”(生就愚蠢)。俱生无明是一开始就在人的思想上存在的。“无明”是愚蠢的东西,是智慧的对立面,人都是在这种虚幻中生存。

《金刚经》全称为《神圣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多大乘经》。“能断”指断执解惑的意思,就是断除“人我执”和“法我执”。《金刚经》中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都是告诉我们破除“人我执”、“法我执”。证悟空性,这样才能产生中观正见。

这种“人我执”和“法我执”如果是真实存在,用智慧是无法斩断、消除的。正因为这“二执”是一种虚构妄念,真智一生就会烟消云散。但这“二执”虽然是虚构妄念,却习染渗透到意识的深层,非常顽固,绝非一朝一夕可以破除,只有破执断惑的金刚般若才能断其根、绝其种。

ad8
ad10
精彩推荐
ad5
ad7
ad9
师兄善信您好:

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她”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为人们的内心指引方向。楚汉国学网旨在传承佛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佛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沟通增加智慧,获得心灵的安宁和满足。“请各位师兄善信和我们一起,开启学习佛文化的大门”。在这里您可以每天听佛经的念诵音频,在线手抄经书,看一看法师的经典解答,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提升智慧的同时减少自己的烦恼。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楚汉国学网]  2008-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佛学文化传播门户